【百千萬行動】貴州安順政協委員多方共助脫貧攻堅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18-10-30 17:02:43

  從石漠化的荒山到生態休閒觀光産業園,從10余人的家庭作坊加工廠到65人的貴州黑茶行業領頭軍,從只是務農到務農、文藝演出兩不誤......

  近日,2018年貴州省政協脫貧攻堅“百千萬行動”採訪團走進貴州省安順市,深入了解安順市廣大政協委員在産業、文化、醫療等多方面的帶動下,通過産業扶貧、文化扶貧等方式帶領當地農戶脫貧致富的故事。

  清新的空氣,寧靜的牧場。西秀區雙堡鎮大壩村的貴州榕昕康樂生態有限公司,以前還是石漠化嚴重的山地,如今已是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及鄉村旅遊為一體的生態休閒觀光産業園。

【百千萬行動】貴州安順政協委員多方共助脫貧攻堅

雙堡鎮大壩村牧場 (攝影 岳旺)

  “安順與青島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結對關係,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可帶動1000余戶農民脫貧致富。”安順市政協委員、貴州榕昕康樂生態有限公司呂東君説,産業園以奶牛生態養殖、生態休閒觀光旅遊為主線,通過産業融合為主線,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經驗。

  “以前就是在家幹幹農活,種地除草。現在好了,家裏的農活也幹了,空閒的時候也可以下鄉演出。”普定縣中山村村民施輝敏笑嘻嘻的説道。施輝敏所説的下鄉演出,就是2010年在普定縣成立的普定縣馬官文化藝術發展公司,該公司採取農民演員入股的方式,通過傳承民間花燈藝術,引領群眾登上舞臺,在“莊稼地”上種出“文化果”的一支民間藝術團。

【百千萬行動】貴州安順政協委員多方共助脫貧攻堅

馬官花燈演藝集團的演員在村子裏表演 (攝影 岳旺)

  “2012年,我們逐漸探索出‘五個一’經營模式,通過對貴州‘西路花燈’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的挖掘,延伸花燈文化産業鏈,帶動群眾(貧困戶)脫貧致富。”普定縣政協委員、馬官文化藝術發展公司負責人蔣文武説,公司通過以“文化精準扶貧”的模式,成立鄉村文化演藝團和民間手工作坊28家,帶動貧困人員75人。

  從起初只有10多名員工的家庭式小作坊加工廠發展成為目前擁有65名員工的貴州黑茶行業領頭軍,積極探索和推行“入股分紅”、“加工回收”、“産業輸出”、“務工就業”等四種禮儀聯結模式,直接、間接帶動茶農和貧困戶脫貧,這家黑茶廠就是鎮寧自治縣金瀑農産品開發公司。

【百千萬行動】貴州安順政協委員多方共助脫貧攻堅

金瀑農産品開發公司生産的黑茶 (攝影 岳旺)

  金瀑農産品開發公司總經理、鎮寧縣政協委員陸靖介紹,公司通過“産業輸入”的模式,將茶農就地轉變為産業工人。2018年,金瀑公司將在鎮寧自治縣革利鄉新建茶園4300畝,投産後將直接帶動10個貧困村1500多戶6000余人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安順市政協主席楊華昌介紹,自2018年7月以來,安順市政協脫貧攻堅“百千萬行動”如火如荼地開展。接下來,安順市政協將發揮政協委員自身優勢,挖掘資源、發揮潛力,充分動員安順市政協委員,全方位加入“百千萬行動”中來,紮實開展好安順市政協脫貧攻堅“百千萬行動”。(文 岳旺)

  

編輯:岳旺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