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集結號 貴州水城公安的48小時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19-07-26 13:27:20

  7月23日21時20分許,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發生山體滑坡。截至7月25日13時20分,在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災害中,貴州省應急管理廳發佈消息,滑坡區域共有23戶77人,其中21人在外已取得聯繫,截至7月25日13時25分,已搜救出26人(11人生還,15人死亡),失聯30人。

  災情就是命令,水城縣公安局迅速集結了200余名警力火速趕往山體滑坡現場,事發突然,來不及到局裏統一集合出發,有的民警甚至駕駛著自己的私家車趕往雞場鎮集合,這是一場和死神的賽跑。

救援集結號 貴州水城公安的48小時

疏導交通 供圖 水城縣公安局

  21時30分,隨著雞場派出所所長管秋筆向水城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傳回的“現場第一聲”,搶險救援工作就此拉開了序幕。而這支到達災害現場的“第一官方救援力量”——雞場派出所15人救援小分隊,在沒有專業救援設備,冒著隨時可能發生二次滑坡危險的情況下,徒手從廢墟中救出了3名被困群眾。

救援集結號 貴州水城公安的48小時

研究救援方案 供圖 水城縣公安局

  在六盤水市公安局的統一指揮下,水城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縣公安局長龍興第一時間帶領救援警力趕赴現場,對現有警力進行分工分組。一組負責會同雞場派出所警力,迅速疏散災害現場周邊群眾;二組負責打通通往現場的救援通道,維護沿途交通秩序,確保後續救援力量能夠順利進入;三組負責維護現場秩序,疏散圍觀群眾,設立警戒線,初期救援工作在雨夜中有條不紊的進行,而現場的照明設備只有車燈和手中的警用手電筒。

救援集結號 貴州水城公安的48小時

現場救援 供圖 水城縣公安局

  由於連續降雨,救援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至今,水城縣公安局的200名警力和其他的救援隊伍一起,仍在救援現場,努力營救。在212省道發耳至雞場沿線,都是正在執勤保暢的交警,他們的身影在這條救治受傷群眾的“生命通道”上從未停止穿梭。走過的路,淋過的雨,流下的汗,為救治受傷群眾,為救援車輛和物資的安全到達贏得了時間。水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盛華,因為不停的指揮交通、勸返圍觀群眾、聯繫調度警力,聲音已經嘶啞;民警劉健的一頓“午飯”吃了將近半個小時,期間使用對講機20次,疏導車輛13次。

  在雞龍公路執勤點、發耳橋執勤點、雞場鎮小城鎮執勤點,隨處可見在對群眾進行勸導,協助搬運救援物資、對救援車輛進行引導、協助護送傷者的民警、輔警,他們的工作雜而碎,雨中有他們,太陽底下有他們,路上有他們,現場有他們,他們的身影隨處可見,至今,在48個小時的救援工作中,他們始終堅守崗位,盡職履責。

  救援現場,雨下了停,停了又下,濕透的警服早已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鞋上、褲管上沾滿了黃泥,“警容不整”的他們經過48小時的交通疏導、維持秩序、安撫群眾的工作,早已疲憊不堪。或在磚頭上、或在臺階上、或在房檐下,伴著被雨淋濕的衣服合衣小憩。截止到發稿時,水城公安依然投入在救援工作中。(文 蘭興)

編輯:周文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