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安順市紫雲自治縣松山街道辦新民村打落岩組息氣坡上,農戶正忙著採摘一大片綠油油的鮮辣椒,長滿嫩草的山坡上搭建著不少的雞棚,山坡裏放養的雞群,不時傳來陣陣雞鳴聲。
土雞養殖基地 攝影 狄凱
這片場景正是新民村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的結果。
村民養殖的土雞 攝影 狄凱
新民村主任説:“這裡主要以養殖‘黔山屯’土雞為主,這種雞養殖週期短、體型適中,是最適合本地區林下生態養殖的品種。而且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適時更換品種。”
據了解,為降低農戶的養殖風險,養殖公司提供的土雞都是成品雞。成品雞下的蛋每天可撿收3000個,養雞帶動新民村14戶貧困戶每戶均增收2100元。此外,新民村還發展養兔、種植辣椒等項目。
村民養殖的土雞 攝影 狄凱
新民村的這種養殖模式加上政策的支持,不僅帶動了農戶的收入增長,還解決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據悉,新民村支兩委應用了五統一、一回收”的養殖模式,即統一雞苗品種、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統一品牌,按照合同價保價回收,給農戶們做好了保障,推動紫雲縣農業發展。(文 狄凱 編輯 夏佛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