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佔地10666公頃,擁有竹類12屬40多種及2個竹變種。登上公園“觀海樓”憑欄眺望,莽莽綠原鋪山蓋嶺一望無際。 王茂祥 攝
10月1日清晨6點,洗了把臉,吃了早餐,赤水市葫市國有林場竹海工區主任李永福,帶著7名員工向著金沙村的各個卡點分路進發。他們肩上挎著的藍布工包裏,裝著護林鎬、小喇叭、卡點清單、宣傳折頁和乾糧。
掃碼、登記、入山,巡山護林、測量溫度、排查隱患、森防宣傳。一竹一木,一花一草,一鳥一珍,他們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著它們。國慶長假遊客高峰,他們顯得更忙。
這裡,是赤水40萬畝四大國有林場之一,迄今世界佔地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竹類國家森林公園。
站在“觀海樓”遠眺,竹海碧浪,莽莽綠原,望不到盡頭的丹青赤水。
轄區面積1852平方公里,林地面積224萬畝,其中竹林超過132.8萬畝;18萬竹農,人均竹林面積7.3畝,全國第一;每立方釐米空氣負氧離子含量5.2萬個,貴州第一;森林覆蓋率82.51%,貴州第一、全國前列……赤水,貴州西北大門,好大一片生態“綠”!
這片綠,宛如偌大的“翡翠”,鑲嵌于黔北、川南、渝西結合部,更是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
美中厚植生態資源,綠中孕育生態經濟。
重陽節後,大同鎮四洞溝村向英圓一家收竹正忙。“竹子長得快,前年的竹子今年砍,去年的竹子明年砍,年年都要間伐,竹子有‘爺孫’不見面的説法。”他説,今年家裏有74.5畝竹子要間伐,預計伐竹110噸、採筍4噸,純收入7萬元,加上在景區小賣部銷售山貨收入5萬元,全家6口人一年收入超過12萬元。
你見過在石頭上“開”花的草麼?
一棵草3元錢?咋這樣值錢?
正值金秋,天空放藍,陽光從樹梢灑在紅紅的丹霞石上,一節一節相接的黃色莖稈草,宛如古代仕女頭上的“金釵”發光。旺隆鎮紅花村種植大戶袁圖會説,這可不是普通的“草”,而是中藥材,是生長在“丹霞石上的生命傳奇”——金釵石斛。算著豐收賬,她笑得開心,“80畝石斛進入豐産,畝産3000株産值1萬元,5月賣鮮花30元一斤,秋天賣鮮條18元一斤,一畝地除了成本純收入6000元。”
山間種竹、石上種藥、林下養雞,赤水人揮筆描畫的10萬畝金釵石斛、100萬畝商品竹林、1000萬羽烏骨雞“十百千”大版圖,成為赤水生態農業的別樣標簽。2017年赤水成為貴州首個脫貧摘帽的縣級市,這棵小小的竹子,當記一功。
“吃幹榨盡一棵竹”。每年,100萬噸雜竹材、1500萬株楠竹材、12萬餘噸各類竹筍原料,帶動形成以赤天化紙業、紅赤水集團為龍頭,延伸連結400余家竹建材、竹裝飾板材、竹工藝品、竹造紙、竹傢具加工和竹筍食品加工的産業集群。近年來,赤水市還將“精心釀造一壺酒”“匠心發展一壇醋”,與竹業一起納入生態工業的賽車道。
最為亮麗,莫過旅遊。
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鄉、桫欏王國……讓7萬餘人端上旅遊“飯碗”,2021年,赤水市接待遊客1000萬餘人次,高峰年超1800萬人次。世界自然遺産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等60余張生態名片,成為赤水通向全國乃至世界的通行證。
綠色,是赤水的底色,由來已久。但在今天,變得更有成色和顏值。
曾幾何時,穿城而過的赤水河,號子聲聲,成百上千的排筏,載著竹材、木材,一路順江而下,運往四川、重慶的廠家。林木砍伐是當時當地的財政支柱。林場老工人回憶,他們那時提起的是“斧頭”,砍下的是“荒山”,賣出的是“粗大笨”。如今,竹材開發利用每年替代木材60萬立方米以上,相當於每年有近6萬畝森林得到保護。
赤水的幹部説,這是一條“逼”出來的生態路。
在“禁”與“退”間“生態接力”。1998年,赤水被列入全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市,天然林全面禁伐。2001年,被列入全國退耕還林工程試點市,退耕還竹全面展開。2010年,赤水啟動百萬畝商品竹林培育工程,資源提質全面升級。
在“破”與“立”間“生態立制”。赤水市率先在全省劃定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紅線,開展自然資源資産産權登記,探索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資源管理使用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行政執法體制等,其中自然資源負債表編制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
在“減”與“增”間“生態轉換”。一方面持續推進退耕還竹、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國儲林建設,開展護漁、育林、固山、護田、鞏衛、創文環保行動,1990年以來,投入160多億元實施生態建設有關項目上百個;另一方面取消鄉鎮工業考核指標,先後關停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業32家,取消生態環境限制發展項目25個,一度將年産值1.5億元可提供5000萬元財政稅收的高污染項目拒之門外。生態文明新舊動能在“一減一增”中持續轉換。
數據顯示,赤水竹林面積從20年前的50余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32.8萬畝,森林覆蓋率從63.4%增加到82.51%,每年減少排入長江泥沙量超500萬噸。
如今,赤水市地區生産總産值(GDP)跨入百億級,農業、工業、旅遊“三分天下”,竹業綜合收入佔GDP總量的50%左右,財政和農民收入50%以上來自於竹業,生態經濟佔比超過75%。
赤水綠,正立體成型。
赤水綠,正生機盎然。(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其倫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