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樹牢開放理念、擦亮開放名片、高揚開放旗幟——貴州 以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
1月26日,中歐班列(貴州)2023年首趟班列滿載乾燥機、電腦主機殼、輪胎及日常物資,由貴陽國際陸港都拉營站駛出,直抵俄羅斯。自2021年11月18日首趟中歐班列(貴州)開行以來,中歐班列(貴州)數量從每月2列臨時計劃到圖定每週一列,開行線路覆蓋範圍持續擴大,貨物運輸品類也日趨多元,越來越多的“黔貨”通過中歐班列走向世界。截至2023年3月1日,貴州共開行中歐班列48列,發運集裝箱2434大櫃,發運貨物3.26萬噸。
2月3日,烏江水運新年“第一船”從遵義余慶啟運。烏江水運復航兩年多來,共發出貨船近1500航次,運送貨物超過65萬噸。今年,烏江水運力爭完成120萬噸運量,預計到2024年,烏江營運船舶可達200艘以上規模,滿足烏江航道現有通過能力運輸要求。
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是國家賦予貴州的戰略定位之一,高水準開放是貴州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貴州堅持把對外開放作為後發趕超的戰略支撐,加快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開放通道建設取得突破。貴州始發中歐班列納入圖定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常態化開行。開放平臺不斷提升。貴陽國際陸港開港運營,“一局四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銅仁獲批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遵義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貴陽獲批二手車出口試點,貴陽綜合保稅區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成功舉辦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等重大開放活動。2022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同比增長22.5%,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180%,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23%。
今年,貴州將進一步樹牢開放發展理念,擦亮開放名片、高揚開放旗幟,開工快幹、開放大幹,以更堅定的決心、超常規舉措推動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努力實現開放型經濟新跨越,奮力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以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
促進貿易投資自由便利。推進與東盟、南亞在交通、水利、能源、大數據、教育、農業、工程承包等領域合作。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和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改革試點。建立外匯結算業務服務專員制度,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便利度和精準度。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健全外資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和重點外資企業服務機制。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研究制訂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國際數據港推進工作計劃,重點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數據服務,推進跨境數據處理應用,把貴陽打造成為數字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實施外貿、外資、跨境電商倍增行動計劃,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建好中國(貴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國(遵義)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深化遵義、安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加快貴陽、遵義、黔南等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貴陽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建設。研究探索放寬特定服務領域自然人移動模式下的服務貿易市場準入限制措施。允許境外專業人才按照有關要求取得國內職業資格和特定開放領域的就業機會。加強貴陽改貌鐵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與沿海、沿邊和沿江口岸之間的協作,積極推動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圖定班列。加快擴大機電産品、綠色低碳化工産品、特色農産品等出口。
暢通對內對外開放通道。爭取國家支持儘早啟動重慶至貴陽高鐵前期工作並組織實施。年內建成貴陽至南寧高鐵、敘永至畢節普鐵,完成貴廣鐵路(貴州段)提質改造工程,開工建設銅仁至吉首等鐵路。適時開展興義至永州至郴州至贛州、瀘州至遵義、盤州經六盤水至威寧至昭通等鐵路前期工作。研究建設重慶經遵義至貴陽至柳州至廣州港、深圳港、北部灣港等鐵路集裝箱貨運大通道。加快蘭海、滬昆等國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擴容改造,研究推進廈蓉、杭瑞、蓉遵、貴陽環城等國家高速公路擴容改造。積極開展與周邊省份公路通道項目建設,加快打通省際瓶頸路段。推進烏江、南北盤江—紅水河航道提等升級,穩步實施烏江思林、沙沱、紅水河龍灘樞紐1000噸級通航設施項目,推進冊亨港、思南港等港口建設,打通北上長江、南下珠江的水運通道。加快貴陽、遵義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完善提升貴陽區域樞紐機場功能。加快威寧草海機場、銅仁德江機場、盤州官山機場等支線機場建設。
推進開放平臺建設。加大貴陽航空口岸開放力度,積極爭取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加快遵義新舟機場航空口岸、銅仁鳳凰機場臨時航空口岸建設。推動廣州港、深圳港、北部灣港在貴州設立無水港。持續提升綜合保稅區、高新區、經開區、臨空經濟區等開放創新平臺功能,推動平臺協調發展,打造對外開放引擎。不斷提升數博會、酒博會、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等展會活動的影響力。高標準、高水準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加快國際山地旅遊目的地建設,發展國際山地旅遊聯盟,辦好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
加強區域互動合作。深入落實粵黔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探索“大灣區總部+貴州基地”“大灣區研發+貴州製造”等合作模式,推動粵黔合作共建産業園區,建立協同投入、協作運營、互利共贏的利益分享機制。研究制定實施相關專項規劃和政策,支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從江縣、榕江縣打造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加強與其他沿江省份在環境污染聯防聯控、産業創新協同發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方面合作,推進落實與有關省市的戰略合作協議。積極參與長江上游四省市産業創新協同發展、市場一體化體系建設等,共建生物醫藥、生態旅遊合作區。加強與湖南、湖北、江西等長江中游省份在能源、旅遊、裝備製造、新材料、教育等領域交流合作,共建新型錳深加工等産業基地。健全與長江三角洲區域城市上海、江蘇、浙江等在産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合作機制。積極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交通、能源、大數據、文化和旅遊等領域合作。深入落實渝黔兩省市合作框架協議,支持遵義建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行示範區,推動成渝高鐵經濟帶建設,協同打造川渝黔內陸開放合作示範區。加強頁巖氣勘探、開採、利用等領域合作,建設渝黔頁巖氣開發基地,加強煤炭、電力、鐵礦石等資源的開發合作和産業升級。加快桐梓重慶工業園建設,打造承接川渝産業轉移示範區。(數據來源: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