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威寧自治縣人民政府舉行産業大招商項目推介新聞發佈會,發佈“四化”産業招商推介項目100個,其中新型工業化項目33個、農業現代化項目36個、新型城鎮化項目21個、旅遊産業化項目10個。
岳剛 攝
威寧聚焦貴州省委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四區一高地”主定位和畢節市委“兩區一典範一基地”的戰略定位,大力實施“五五攻堅行動”,全面推進生態立縣、開放興縣、産業強縣、民生和縣、團結安縣、依法治縣,全力搶抓政策紅利,優化工作舉措,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保持了持續健康高品質發展的良好勢頭。
發佈會現場,威寧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紅介紹了威寧産業大招商推介項目總體情況和資源概況。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黔西北雲貴兩省交界重要門戶城市,總面積6298平方公里,轄41個鄉鎮(街道)、623個村(社區),2022年末總人口160萬餘人,居住著漢、彝、回、苗等37個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24.02%,是全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
威寧自治縣境中部開闊平緩,四週低矮,峰壑交錯,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全縣平均海拔在2200米,有著“貴州屋脊”之稱,低緯度、高海拔、喀斯特高原臺地的地理特徵,使這裡的光能資源和風力資源為貴州之冠,威寧縣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數為1812小時而被氣象學界命名為“陽光城”。2022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達到316.53億元,後發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
威寧産業發展優勢巨大。在交通區位方面,距畢節機場、昭通機場、六盤水機場僅1小時左右車程,威寧草海機場預計今年下半年試航,隨著威寧至畢節、六盤水、昭通、宣威高速公路的通車,威寧到達黔、滇、川、渝經濟集聚區的時間大為縮短,融入滇中、川渝等經濟圈的進程加快,威寧作為貴州西部門戶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的定位將進一步凸顯。
在自然氣候方面,威寧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境內平均海拔2220m,年平均溫度為11.2℃,夏季平均氣溫18℃,低緯度、高海拔、強日照,日溫差大、年溫差小,乾濕分明、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立體氣候明顯,有利於白菜、甘藍、蘿蔔、馬鈴薯等喜涼作物的生長髮育,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夏秋冷涼蔬菜優質産區。
在能源資源方面,威寧縣內有煤、鐵、鉛、鋅、銅、金、銀等30余個品種,其中煤炭資源遠景儲量達55億噸,鐵礦石儲量1億噸,石膏儲量59.8萬噸,鉛鋅儲量60萬噸。威寧光能資源和風能資源為貴州之冠,水、風、光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達千萬瓦規模,獲得了“全國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稱號。近年來,全縣將新能源産業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導産業重點推動發展。引進了國家電投、龍源新能源、華能風電、烏江水電等新能源龍頭企業,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並網發電清潔能源項目62個,裝機規模368萬千瓦,總投資261.9億元。圍繞新能源發電上下游産業,引進了保龍塔筒、貴州長通集團、一道能源等優強企業做強電子製造、金屬構件、電線電纜、光伏組件、逆變器構件等新能源産業鏈。
在農特産品方面,按照“強牛壯馬,穩糧穩菜,保煙保果”産業發展思路,構建起以馬鈴薯、蔬菜、烤煙、蘋果、養牛為主導,蕎麥、火腿為特色的“5+2”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格局。威寧種植馬鈴薯140余萬畝,肉牛存欄41萬頭,蘋果挂果面積21.36萬畝,種植蔬菜30萬畝,種植苦蕎12萬畝……培育打響了“威寧洋芋”“威寧蔬菜”“威寧蘋果”“威寧火腿”等特色品牌。
在生態旅遊方面,威寧圍繞“陽光威寧·浪漫草海”品牌定位,堅持以“生態旅遊、休閒旅遊”為目標,以“民族文化、農旅融合”為主線,以“文旅産品、威寧名吃”為重點,全面進行設計和規劃,全力打造“生態威寧·宜居山城”“陽光威寧·浪漫草海”“高原健身·避暑養生”等城市名片,使之成為帶動縣域旅遊發展“新引擎”。按照“圍繞草海抓保護、跳出草海抓旅遊”的思路,在堅守生態底線和預留生態建設空間的前提下,謀劃“圍觀”遊、“遠觀”遊,形成草海生態旅遊帶,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樣板地。
在城鎮化建設方面,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大力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城鄉建設得到快速推進,城鎮化穩步提升,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逐步形成。城市建成區面積從2012年底18.2平方公里增加至2022年底37.27平方公里,城區人口增加到32萬人,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日趨完善,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威寧風電
在人力資源方面,威寧作為一個有著160萬人口的人口大縣,其中主要勞動力有89.05萬,僅經濟開發區周邊就有6萬多易地搬遷群眾,可滿足用工需求。縣內有貴州工貿職業學校和職業技術高級中學兩所院校,在校學生2萬餘人,每年可輸出人力資源近5000人。通過高職、中職“短訓班”等多種辦學模式,採用校企合作,定期召開用工招聘會等線上線下多種方式,不斷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在園區配套方面,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規劃總面積為21.93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面積14.6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化廠房面積53.1萬平方米,現可用標準化廠房10.66萬平方米;園區配套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建成完善的交通路網、雨污水分流排水體系、集中供氣裝置、萬噸污水處理廠、兩座變電站和招商局物流中心等水電氣路配套。
……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今後,威寧將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向招商:
“新型工業化”招商方面,圍繞輕紡工業産業,發揮本地肉牛養殖規模優勢,大力引進皮包、皮鞋、皮帶、汽車用皮套皮墊等箱包和皮具製品生産優勢企業,發展壯大以成衣、皮具生産為重點的紡織服裝産業,推動輕紡工業産業全鏈條發展。圍繞清潔高效電力,加強與國內優質新能源開發企業的規模化産業合作,不斷做大光伏發電規模。引進生物質固體燃料緻密加工成型、氣化和液化等關鍵技術,探索建設一批生物質、農林廢棄物直燃與氣化發電供熱供氣示範工程。構建生産運行穩、保障能力強、綜合效益優的電力供給體系。圍繞新能源組件,引進一批風電裝備、光伏裝備等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積極發展風輪葉片、鑄件等風電裝備,以及硅片、太陽能電池與組件、集成系統與設備等光伏産品,提高新能源産業配套能力,著力打造新能源示範基地。
“新型城鎮化”招商方面,圍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引進一批市政道路、綜合管廊、燃氣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城鎮基礎設施項目,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圍繞城鎮功能服務設施建設,大力引進一批住房保障、學校醫院、停車場、公園廣場、公廁、健康養老、文化藝術、休閒娛樂、體育健身等服務功能項目,提高城鎮居住品質。圍繞城鎮經濟高品質發展,大力引進一批城市綜合體、商業街區、酒店物業、大型商超、特色小鎮等商業綜合項目,助推城鎮經濟快速發展。
“農業現代化”招商方面,圍繞蘋果、馬鈴薯、中藥材、苦蕎、火腿等一批具有精深加工潛力的農牧業單品,大力引進種植養殖、精深加工、包裝、銷售、機械設備製造、肥料、物流運輸、休閒觀光、産品研發、藥品研製等全産業鏈項目。圍繞牛、羊、土雞等畜牧優勢,重點引進飼料、養殖、屠宰、冷鏈、糞污治理和有機肥生産等全産業鏈項目。加快推進生態特色食品精深加工快速發展,提升全縣農産品加工轉化率和農産品綜合效益。
“旅遊産業化”招商方面,圍繞旅遊景區、山地運動、旅遊服務等産業,大力引進一批文旅項目,力爭建成一批5A、4A級旅遊景區。積極謀劃以草海為龍頭的旅遊發展項目,加快推進“鎖黃倉國家濕地公園”旅遊項目提級升級。深化灼甫草場體旅融合,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建設草海健身步道、自行車道、戶外營地等戶外運動設施,舉辦全國馬拉松、山地自行車越野賽等體育賽事,打造威寧高原訓練基地。加快推進小海三河農旅融合項目、百草坪萬畝草場旅遊景區、板底彝族文化傳習實訓基地項目建設。
發佈會現場,威寧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工業和信息化、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文體廣電旅遊局、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就四化及園區招商推介項目優勢資源條件、發展前景等答記者問。
據悉,此次發佈會旨在按照省市“雙千百場”大招商行動部署要求,向社會各界介紹威寧有關情況,讓大家充分了解發佈項目的産業定位、優惠政策、發展潛力、投資前景,吸引廣大客商落戶威寧、深耕威寧,助推威寧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