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州牢牢抓住黨建引領“牛鼻子”,以建設城市“15分鐘社區生活圈”和鄉村振興為重要抓手,不斷創新治理方法,完善治理體系,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以15分鐘為半徑圈出“穩穩的幸福”
在黔南州,15分鐘不只是一個時間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與幸福感的尺規。黔南州共有167個城市社區,城市常住人口約129.37萬人,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幾乎翻了一倍,但從城市規模來看,屬於典型的“小縣城”。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給進一步加強和優化城市基層治理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課題,面對城市社區治理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黨建引領“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正是一味“祛病良藥”。
都勻市廣惠街道環西社區食堂內,居民正在用餐 供圖 都勻市融媒體中心
2021年,黔南州在貴州省9個市(州)中率先印發實施了《關於構建綠色便民生活圈助推城市社區治理能力提升的指導意見》,深入踐行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層治理理念,圍繞“四好社區·幸福家園”黨建品牌創建,以“一建強三引領”為抓手,打造“黨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城市基層治理新樣板,不斷強化城市社區便民安民利民功能,推動城市服務供給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居民群眾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遊購娛樂”等方面的服務需求,有效提升城市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居民在都勻市文峰街道幸福社區內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內下棋 攝影 李濤
以黨建引領繪就和美鄉村圖景
在都勻市綠茵湖街道文明村,步步可見乾淨整潔,處處可感鄉風文明風尚、民風清朗。走進距平塘縣城18公里的者密鎮平河村,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旅遊資源豐富、蔬菜産業和旅遊娛樂産業蓬勃發展勢頭正勁。來到長順縣長寨街道所把村,48歲的制種油菜種植戶崔建國滿臉笑意,村裏實施“稻油輪作”項目,今年,油菜産業帶動了380戶農民增收,戶均收入2000元左右,村集體收入8萬餘元,村集體經濟越做越強,百姓增收致富成為現實。
平塘縣者密鎮平河村風光 供圖 者密鎮
在黔南州,以黨建引領繪就一幅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長順縣長寨街道青龍山油菜制種科研基地 供圖 長順縣融媒體中心
黔南州堅持抓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為目標,以抓堡壘促功能、抓隊伍促能力、抓産業促發展、抓治理促和諧、抓責任促落實“五抓五促”為抓手,體系化、清單化、常態化抓牢抓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努力以組織功能好、班子隊伍好、集體經濟好、基層治理好、工作成效好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都勻市歸蘭鄉水族群眾載歌載舞過節 供圖 都勻市融媒體中心
黔南州堅持常態化分類開展鎮、村兩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擂臺比武”,2023年,舉辦擂臺賽160場次,109名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1276名村黨組織書記全員登臺、逐級打擂,營造了比學趕超、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引領帶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2023年,黔南州共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5578個、家庭農場8962家,引進758家企業到村發展;全州1276個行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64億元,村均36.42萬元。(文 葉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