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楊梅鄉光明村迎來了山桐子的採摘季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1200畝山桐子林碩果纍纍,枝頭挂滿了紅艷艷的果實,散發出陣陣清香,呈現出一幅豐收的壯美畫卷。
山桐子,又稱水冬瓜、油葡萄,憑藉耐寒、耐貧瘠的特質,成為了海拔10米以上地區造林綠化的優選樹種。其果肉蘊含著豐富的價值,不僅可以提煉出優質的食用油和亞油酸,還可用於生物油的製造及有機肥的生産,因此被譽為“樹上油庫”。
村民馬永昂在分揀山桐子
走進楊梅鄉光明村,村民馬永昂正忙著在自家的山桐子樹下收割果實。他手持工具,熟練地採摘著成熟的果實,隨後進行仔細的挑揀、裝袋和搬運。馬永昂滿臉喜悅地説:“我已經種了5年多的山桐子,每年都能採摘700斤至800斤的果實,每斤能賣到5元。”
水城區擁有豐富的野生山桐子資源,總量超過10萬株,其中楊梅鄉就擁有3萬餘株,因此被譽為“中國·野生山桐子之鄉”。今年,山桐子的鮮果收購價為每斤5元,而且採取了敞開收購、應收盡收、現稱現付的方式。光明村作為楊梅鄉的重要種植區域,擁有野生山桐子3萬餘株,涉及300余戶種植農戶,年産量約5噸。
農戶剛採摘好的山桐子果實
水城區楊梅鄉光明村黨支部書記黃瑤表示,山桐子産業的發展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顯著提高了種植戶的收入水準。這些原本只是村民們房前屋後和山坡上被當作柴火的樹木,如今已經華麗轉身,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搖錢樹”。(文/圖 李晗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