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黔東南州麻江縣人民檢察院發出貴州省首張“林業碳匯+司法+生物質燃燒”碳中和證書。
人為破壞森林資源須買單!當天,在麻江縣檢察院的見證下,涉嫌失火罪的當事人鐘某與劍河縣碳匯交易運營中心簽訂協議,自願認購林業碳匯減排量53.96噸,劍河縣碳匯交易運營中心向鐘某頒發了碳中和證書和碳減排量交易憑證。
今年3月,鐘某在土坎邊焚燒雜草不慎引發山火,過火面積達139.2畝,其行為涉嫌失火罪被移送麻江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受理案件後,認為山林火災不僅破壞森林生態系統,還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化,造成環境品質受損,損害了公共利益,遂同步啟動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程式。通過檢察官釋法説理,鐘某認識到自己失火行為的危害性,並表示願意賠償修復上述大氣受損所産生的費用。
隨後,貴州劍河清江碳匯開發運營有限公司對此次火災釋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顆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進行核算,出具了大氣污染物排放核算報告(意見),當事人認可核算報告並支付前述碳匯量購買的費用,最終促成本案碳中和交易,空氣品質修復以購買林業碳匯減排量的方式予以實現。
在貴州,通過認購碳匯替代性修復生態環境的案例並不鮮見。這些年,我省積極探索司法+碳匯制度,成為全國首個將“自願認購林業碳匯替代性修復森林生態環境”引入行政執法的省份。推動生態環境修復認購林業碳匯,正是貴州加強林業碳匯開發,創新生態修復機制制度,實現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綠色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
我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效明顯,通過成立貴州生態産品交易中心,推動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今年,完成了全省首單省級林業碳匯(碳票)用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交易。
如今,貴州生態産品交易中心不只在林業碳匯(碳票)資源開發和交易上發力,還發佈了風、光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産品,進一步拓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
貴州持續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設,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守護一方青綠,逐步探索建立起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較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今年,貴州啟動新一輪八大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成為全國首個實行水質、水量雙補償的省份;首批省級林業碳票簽約交易,有效破解地方林業碳票的局限性。
9月,2024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研討會如期而至。近千位參會嘉賓相聚一堂、凝聚共識,分享綠色轉型經驗,為污染防治建言獻策,攜手為綠色發展積蓄力量。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作為我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自2009年創辦以來,已經走過15個年頭,成功舉辦了12屆,成為促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成果豐碩。
一年來,省生態環境廳先後開展《貴州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條例(草案)》《貴州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草案)》立法調研;立項《貴州省醬香型白酒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貴州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7項地方標準。同時,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制定推動職能部門進一步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意見、重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督辦暫行辦法,印發污染源非現場執法監管體系試點方案,一系列制度設計為守護綠水青山不斷注入強勁動力。
隨著一項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舉措開花結果,貴州持續在機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上大膽改、深入試,美麗貴州建設的精彩故事正迸發無限活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