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火車頭路“汪家大井”水源應急替代工程——涉鐵工程頂管段2號接收井內,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長762米、內徑2.4米的貴陽“汪家大井”水源應急替代工程——涉鐵工程頂管順利貫通,標誌著該項目建設迎來突破性進展。
本次貫通的頂管段是“汪家大井”項目涉鐵工程的重要部分,全長762米,管道穿越貴陽南聯絡線、川黔線上行線、滬昆鐵路、貴陽貨聯線等,受施工時間、空間和鐵路運營等多因素影響,參建各方合理規劃方案和組織施工,管道採用非開挖頂進施工,在施工現場兩端設置了出發井和接收井,通過頂進方式讓管道穿越障礙物,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鐵路運輸的影響,保持管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確保工程進度和品質,並順利實現貫通。
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是涉鐵工程頂管段項目施工最顯著的特點。涉鐵工程頂管段項目全長1099米,共設置3個工作井,其中2號井到3號井長度762米,跨越4條鐵路,施工過程中遭遇限高、溶洞、高位回填區、空腔等難題。面對複雜的施工環境,項目部組織相關專家共同論證施工方案,通過優化工藝,採用矮臂旋挖機進行施工,並採用抗滑樁、水玻璃加水泥注漿等工藝,克服了施工過程中的一切障礙,並順利實現貫通,刷新了貴州地下管網長距離頂進施工的紀錄。
“為配合項目施工,盛虹管業組織行業專家,就‘汪家大井’非開挖施工管材進行技術論證,通過創新投入和技術保障,研發了適應該區域地形地貌的大口徑管道,為工程順利完成打下堅實基礎。”貴州省混凝土製品協會會長、貴州盛虹管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玉説。
“汪家大井”水源應急替代工程是2024年貴陽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項目橫跨南明區、烏當區、經開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建設內容包括凈水廠1座、水泵房1座、輸水隧洞、管道20.26公里,總投資16.76億元。項目建成後,可為北京東路、寶山北路、新添大道周邊居民以及大營坡、未來方舟、東山舊城改造綜合體和汪家大井水源保護區提供供水服務。涉鐵工程頂管段的貫通,標誌著該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項目的後續建設提供堅實基礎。(文 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