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中共安順市委宣傳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近年來平壩區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工作情況。
發佈會現場
一直以來,農業在平壩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都佔據著重要地位。結合資源條件和産業基礎,平壩區圍繞大米、綠色蔬菜、生態畜牧“一主兩副”三個主導産業,聚焦優質稻、蔬菜、生豬、肉牛、灰鵝五個單品,緊扣天龍—樂平十里五萬畝蔬菜帶,白雲—羊昌—夏雲平壩大米産業帶和鼓樓—十字生態畜牧産業集群提質發展。
目前,平壩區已建高標準農田24.82萬畝,全區共有林地面積41.5萬畝,適合大面積發展林下經濟的面積4645畝;宜漁面積2.9萬畝,預計2024年農林牧漁總産值達49.32億元以上,增長5%以上;預計2024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2元左右,增長9%左右。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平壩區緊緊圍繞糧食生産區域重點改造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做好2024年高標準農田設計規劃,督促歷年來高標準農田項目收尾工作加快進度;加大對農田水利設施的投入,實施了一系列農田灌溉工程,有效提高農田灌溉保證率。
科技創新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動力,平壩區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與多家農業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共同開展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研究與示範;積極開展品種試驗,全年共開展品種實驗3項,分別完成水稻試驗品種12個、油菜試驗品種69個,成功篩選出4個水稻本地適宜品種、14個油菜本地適宜品種。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平壩區積極培育和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平壩區共培育省、市級龍頭企業45家,納入農業農村部家庭農場名錄系統281家,創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40家,市級示範家庭農場23家。
産業融合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平壩區致力於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以貴州最大蔬菜産業園區為核心,規劃“五區一帶”示範帶,建設11公里蔬菜産業帶和5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打造涵蓋9個村的蔬菜産業集群示範樣板,輻射帶動10萬畝蔬菜種植示範基地,拓展市場,形成蔬菜大集群樣板區,加強鄉村振興産業基礎。
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平壩區還重點發展“瓜果飄香、生態田園示範帶”,並推動優質米基地建設,引領生態肉牛産業高品質發展,加強循環生態和種養殖循環利用,優先支持養殖企業,實施“28安心養”和牛“超市”建設,利用大數據交易平臺增強市場競爭力。目前,平壩區動員企業策劃項目6個,總投資4.33億元,計劃申報農業現代化基金1.74億元。
農産品品質安全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平壩區建立了完善的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體系,加強對農産品生産、加工、流通等環節的品質安全監管。2024年,平壩區共計出動執法人員810人次,完成監督抽查抽樣任務295批次,合格率100%;入駐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104家,開展農産品生産基地巡查69家(次),各鄉鎮(街道)建立農産品生産主體監管目錄,實現農産品品質可追溯。
“平壩區在農業現代化高品質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把平壩區建設成為農業強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平壩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秀勇表示。(文/圖 向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