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甕安:“清”出底色、“改”出生機、“治”出質感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06 15:10:19

  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建中鎮緊扣鄉村振興戰略主線,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為契機,將“兩清兩改兩治理”,清理亂堆亂放、殘垣斷壁;改廁、改圈;治理農村污水、垃圾,列為“頭號工程”,聚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和美鄉村,吹響全域環境提質的衝鋒號。

貴州甕安:“清”出底色、“改”出生機、“治”出質感_fororder_鳳凰社區前主組院壩會(李泓穎 攝)

鳳凰社區前主組院壩會

  為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建中鎮堅持“政府引導、村委主導,群眾參與、社會幫扶”原則,採取“線上+線下”雙線宣傳,大喇叭用方言循環播放政策要點,微信群轉發環境整治對比圖;在院壩會上,幹部與村民圍坐討論,現場解答疑慮,推廣運用村(社區)“一方案兩規劃”等成果。以寨為節點,以村為試點,因地制宜開展“兩清兩改兩治理”,串珠成鏈、連片成景,讓村容村貌“靚”起來。

貴州甕安:“清”出底色、“改”出生機、“治”出質感_fororder_高坪村青龍山組農戶改廁後(李泓穎 攝)

高坪村青龍山組農戶改廁後

  在甕安縣建中鎮鳳凰社區前主組萬年青大樹下的石凳旁,圍坐著二十余位村民。該社區駐村第一書記謝飛達手持人居環境整治規劃圖,向村民作耐心講解。

  “改廁所要挖化糞池,會不會影響我家菜園子?”村民尚大爺提出疑問。

  “您看這張圖紙,新式三格化糞池埋在地下1.4米,糞污經過發酵還能變成有機肥,既衛生又能肥土。”謝飛達指著規劃圖解釋道。

貴州甕安:“清”出底色、“改”出生機、“治”出質感_fororder_建中鎮全景(李泓穎 攝)

建中鎮全景

  在“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中,建中鎮嚴抓“首廁過關”,完成新建、改建廁所158個,紮實推行“男女分廁”試點;聚焦“首圈示範”,採取“乾濕分離”和“地漏處理達標還田”模式,引導群眾自籌資金20余萬元,完成畜禽圈舍改造21個;堅持廁污共治,新建三格式化糞池150個。在農村垃圾集中收運的基礎上,引導群眾自主建設移動式焚燒灶,建成垃圾流動焚燒點1個,既實現了垃圾無害化處理,又有效解決了垃圾隨意亂倒和惡臭問題,群眾都説“灶窩燒垃圾,省事不費力”。

  此外,建中鎮用好“拆危留宅”“增減掛鉤”政策,向群眾宣傳講解村容村貌提升帶來的好處,引導群眾自行拆除老舊危房10余棟、閒置烤房8間,拆舊建新139棟,積極硬化庭院、新建院墻等,完善區域活動功能配套設施。

貴州甕安:“清”出底色、“改”出生機、“治”出質感_fororder_治理後的果水村翁超組(李泓穎 攝)

治理後的果水村翁超組

  著力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建中鎮堅持黨建引領,以促增收為主線,採取“項目+治理+産業”模式,打造“最美庭院”“特色農家”“鄉村民宿”,大力發展農旅經濟、庭院經濟、集體經濟,推動組織優勢、治理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新建産業路4公里,發展食用菌15萬棒,新增村級市場主體10余家。目前,全鎮村級集體經濟達885.10萬元,純收入為372.83萬元。

  以“兩清兩改兩治理”為筆,凝聚幹群合力,建中鎮正著力推動鄉村“顏值”與“氣質”同步提升,在廣袤田野間繪就“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的新畫卷。(文/圖 李泓穎)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