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水稻移栽好時節,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平舟鎮搶抓有利時機,大力推廣“土地”託管服務,讓群眾變身“甩手掌櫃”,通過集約化管理助農增收,逐步探索出一條農業發展新路子。
京舟壩區航拍圖
在平舟鎮京舟壩區水稻種植基地,插秧機在田地間來回穿梭,不一會兒,田地就披上了一層“綠裝”。這一片稻田,是農戶“託管”給種植大戶毛啟勝統一管理的田地,接下來將採用全程機械化種植,提高經濟效益。
“我們簽這種合同,節約了我們的投資成本,如果田大塊,全部用機械化,機耕機種機收,效益更高,也方便老百姓,讓他們在家休息也照樣有收入,打出稻穀來,老百姓就對半分成,老百姓也喜歡。”種植大戶毛啟勝説。
村民使用機械插秧
孟運幫是平舟鎮京舟村人,隨著年齡增大,家中田地無人種植。今年,他全部託管給種植大戶,水稻從育秧到收穫各環節都由專人負責,省心又省力。這種種植模式,為他解決了家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同時還讓他多了一筆收入。
“我們年紀也大了,也不去外面打工了,他們來承包走,我們對邊分成,這樣也好,確實也減少我們很多勞力。”村民孟運幫説。
壩區風光
京舟壩區耕地面積1449.5畝,水資源豐富,有利於糧油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産種植。今年,平舟鎮選擇在壩區探索實施200畝土地託管水稻種植模式,通過種植大戶規模化種植、科學管理、統一經營,收益對半分成,既節約成本,又提高産量。這種“土地”託管模式,也是保障平塘縣糧食生産安全的一次新探索。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過程管控的品質,爭取實現水稻種植的增産增收。水稻收穫以後,將積極進行下一輪的耕地輪作。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次的試點改革,讓群眾的收入得到明顯的提高,從而也保障糧食生産安全,我們將爭取在來年繼續擴大推廣。”平舟鎮副鎮長羅朝光説。(文/圖 何明珠 李孫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