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三夏農忙時節,在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平定營鎮梭羅大壩,旋耕機轟鳴作業翻耕水田,農戶們正忙著插秧,人工機械齊上陣,奏響了水稻移栽“進行曲”。
“我家今年種了65畝地,微耕機一天可以耕5畝地,插秧請20個人來幫忙,2天就能全部插完。”平定營鎮梭羅村農戶黃朝剛介紹。
村民忙著插秧
今年梭羅村採用缽體育秧技術,共育秧苗1.3萬盤,可滿足基地內計劃種植的稻田實現集中移栽。該村另一位農戶陳仁忠也在忙碌:“我家承包了85畝地,用旋耕機來犁田,每畝費用140元。插秧請了15個人,工錢每畝160元,還再有三天就能全部插完。”
為保障“梭羅貢米”的高産與優質,平定營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全程跟蹤指導服務。從插秧時的株距、行距把控,到施肥的種類與用量的選擇,再到後期的管護要點以及收割時機,農技人員都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講解和示範。他們現場為農戶答疑解惑,手把手傳授技術,確保農戶掌握科學的種植方法。
甕安縣平定營鎮梭羅大壩
平定營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顧吉倫説:“現階段,我們技術人員主要是指導農戶掌握插秧種植密度,主推技術是‘兩增一條’,其中種植密度是最關鍵環節。預計七八月份,我們準備啟用無人機進行病蟲害防治和施肥作業,進一步提升壩區糧食産量。”
今年,平定營鎮梭羅村按照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的要求,計劃種植水稻3200余畝。目前,梭羅村已完成插秧2500余畝,預計在6月中旬可全部完成水田插秧任務。(文/圖 羅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