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五六個人做一天,現在幾個小時就弄完了,效率太高了!”走進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後山鄉的煙田裏,種植60畝烤煙的村民陶飛驚嘆于無人機的高效率。只見飛手操作植保無人機,低空盤旋在煙田裏進行連片地飛防作業。裝藥、灌水、起飛、噴灑,重復幾次便完成60畝煙田的飛防工作,效率提升了10倍。
無人機飛防管護模式兼具效率、效果與安全性,為了推廣這一技術,當地煙草公司今年起首次採用補貼的方式,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提高管護效率。“第三方專業合作社收取的費用是13元一畝,公司直接補貼15元一畝到農戶手中,大大推廣了無人機飛防技術。”仁懷市煙草分公司後山鄉生産客戶經理鐘方林表示。
無人機在烤煙地作業
在運用好先進農機的同時,煙草公司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地裏忙碌,根據烤煙長勢、土壤濕度、天氣狀況等情況,與煙農面對面開展技術指導,現場示範操作要點。“我們的田間管理全程跟蹤服務,讓烤煙種植管護技術下沉,確保農戶聽得懂、用得上、用得好。”仁懷市煙草分公司喜頭鎮生産客戶經理鄔邦林説。
這段時間,喜頭鎮中心村的烤煙也進入管護期,不少農戶正在田間地頭忙碌。喜頭鎮中心村的烤煙地是由撂荒地改造而來,有了烤煙合同制收購優勢,種植大戶王滿今年將承包地擴展到300畝,為村民們增加了不少就業崗位,也增加了大家收入。“300畝地需要三四千人次的人工量,我們一個月下來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這個産業好,帶動了我們的發展。”仁懷市喜頭鎮中心村村民賀小永表示。
仁懷市煙草公司工作人員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
仁懷市今年種植烤煙共9200畝,中耕管理期間,煙草公司組織專業合作社與農戶重點做好統防統治、病蟲害防治、煙地衛生、基腳葉清理等管護工作,預計7月份進入采收烤制階段。(文/圖 余甚君 李亞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