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漫山油茶樹到飄香茶油,從單一原料到多元産品,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以産業振興為筆,在綠水青山間書寫油茶産業發展新答卷。
近年來,黎平縣通過抱團發展、創新驅動、科技賦能、品牌培育四大舉措,持續提升油茶産業“含金量”,讓小小油茶果成為富民強縣的“金果子”。
抱團聚勢,擴量提質穩根基。黎平縣充分發揮林長制統籌作用與基層黨組織引領優勢,組織縣、鄉、村三級聯動,創新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種植大戶+農戶”等發展模式,將分散的油茶種植戶凝聚起來,推動油茶種植連點成面。2024年,全縣油茶種植面積達46萬畝,投産面積32萬畝,穩居全省首位,規模化種植為産業發展築牢根基。
創新破局,模式升級激活力。面對油茶種植管理難題,黎平縣探索出“村推戶管”創新模式,有效解決用地、管理等瓶頸,降低生産成本,提升技術服務效率,這一模式不僅激發了群眾種植積極性,還拓寬了就近就業渠道,2023年,該模式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業改革發展典型案例(第四批)》,面向全國推廣,為油茶産業發展提供“黎平經驗”。
科技賦能,延鏈增效強實力。黎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依託“黎即辦”服務品牌,引進貴州久晟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等專精特新企業,同時推動本地企業與高校合作。黎平縣霞宇油脂有限公司與佛山大學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領域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全縣4家規上企業、89家加工作坊協同發力,不僅生産出0.57萬噸高品質茶油遠銷海內外,還將油茶余料變廢為寶,開發出茶麩、茶皂素等多元衍生産品,2024年油茶産業綜合産值突破12億元。
品牌引領,拓寬市場提價值。借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戰略機遇,黎平從政策、資金、技術多維度扶持本土品牌,推動“黔金果山茶油”“貴香源山茶油”等特色品牌走向全國。憑藉“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等榮譽加持,黎平油茶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成為“黔貨出山”的閃亮名片,進一步提升了産業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文 姚進忠 陸傳春 楊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