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一早,27歲的青年創業者李世平穿梭在清鎮職教城創新創業園,尋找合適的辦公場地。
去年10月,他與清鎮職教城經濟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聯手搭建起“場地+資源+服務”的一站式孵化平臺,目的是為更多的青年創業者提供辦公場所、投資主體、法律諮詢服務。
李世平所搭建的平臺並不是個例,截至目前,貴陽貴安已建成35個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雙創”平臺,支持大學生依託創業平臺、孵化基地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近年來,貴陽貴安堅持人口人才一起抓,持續開展高校畢業生留(引)築行動,聚焦在黔高校畢業生和省外高校黔籍畢業生兩大群體,持續為高校畢業生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三年時間,累計吸引了36萬餘名高校畢業生在築就業創業。
貴陽産控集團旗下市工投公司下屬貴陽市裝備製造智慧技術研究院總經理助理楊國林和研發人員在自動化車間測試。(貴陽市委組織部供圖)
“我們持續做優市場主體,提升人才承載能力,深入挖掘公共部門、産業企業崗位。”貴陽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張源江介紹。2024年,貴陽貴安共邀請74所在黔高校的書記、校長“訪企拓崗”,拓展優質就業崗位1.57萬個,提供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19.72萬個。
為了更精準地對接産業需求與人才供給,貴陽貴安成立全省首個市域産教聯合體——貴陽貴安大數據産業産教聯合體,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和用人單位、人才聯動。
“每一次車間實踐、每一輪技術討論,都是我的職業發展加速器。”已簽約吉利汽車的貴州裝備製造職業學院畢業生楊小益説。
貴安新區安巢·青年社區(雲瀾店)的住戶正在進行交流。
2024年,貴陽入選全國人才友好型城市、最佳人才發展生態城市雙“50強”榜單,在2024中國城市新質人才競爭力指數排名中位列第25名。人才和一座城市的雙向奔赴背後是不斷升級的公共服務。
走進貴安新區安巢·青年社區(雲瀾店),重慶大學畢業生楊瑞正在辦理入住,“這裡可以免費住一年,給我們這些剛大學畢業的求職者提供了很好的過渡期。”楊瑞説,青年社區還提供就業創業和人才補貼政策諮詢、事務代辦等服務。
人才公寓正在舉辦招聘會。
“我經常參加就業創業指導活動,有信心能在貴陽找到自己熱愛的、適合的工作,用奮鬥書寫我的青春。”貴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王青余篤定自己的選擇。貴陽貴安成立了20個 “高校就業創業服務站”,為畢業生提供“一站式”服務,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擇業觀、就業觀,增強他們的就業底氣。(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晏惠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