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圍墻的音樂會!貴陽用五台鋼琴、一場5億狂歡重新定義“城市BGM”
來源:天眼新聞  |  2025-08-14 09:13:35

  下午5點,貴陽地鐵1號線河濱公園站的晚高峰還未完全湧來,一陣清澈的鋼琴聲已順著站臺的風散開。25歲的張宇坐在角落的黑色鋼琴前,指尖落在琴鍵上,《所念皆星河》的旋律漫過匆匆步履——這是他今年開始的習慣,只要有時間,就會帶著樂譜來這裡,與這架鋼琴“赴約”,和這座城市對話。 

不設圍墻的音樂會!貴陽用五台鋼琴、一場5億狂歡重新定義“城市BGM”

  2025年8月13日,張宇正在河濱公園站彈奏《所念皆星河》。陳亞蘭 攝

  今年春天,他偶然發現河濱公園站的鋼琴,如今已成為工作間隙的“充電站”。在他彈奏的間隙,常有背著書包的學生在旁邊圍觀,或是接孩子下課的父母駐足。

  這樣的“音樂角”在貴陽並非孤例。河濱公園站、花果園地鐵站D出口、青雲市集、亨特商場中庭等人流密集區陸續布設的五台共享鋼琴,正像一顆顆散落的音符,串聯起覆蓋交通樞紐與商業街區的音樂網絡。在這裡,鋼琴從音樂廳的“專屬品”變成了來往行人的“共享玩具”,誰都能坐下來彈上幾段,與陌生人共享一段旋律。

  張宇的琴聲,是貴陽音樂生態的微觀注腳。貴陽每月至少一場的路邊音樂會,以“零門票、零距離、零商業”的定位,讓商圈廣場、街角空地變身露天劇場,續寫著這座城市與音樂的緣分。

  這些街頭音樂的“輕騎兵”,與大型音樂節的“重火力”共同構成城市的音樂圖譜。8月初的Z紀元銀河左岸音樂節上,9.5萬名樂迷從全國奔赴觀山湖公園,帶動周邊消費超5億元。這場本土孵化的音樂節IP,已成為帶動文旅融合的新引擎,去年更斬獲“音樂産業年度貢獻榮譽獎”。

不設圍墻的音樂會!貴陽用五台鋼琴、一場5億狂歡重新定義“城市BGM”

左岸音樂節現場,圖源: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

  從草莓音樂節吳青峰的溫柔嗓音到QQ音樂巔峰音樂節的星光熠熠,從livehouse的小眾演出到意大利鋼琴三重奏的古典盛宴,貴陽的音樂菜單豐富得如同黔味火鍋,包容著不同口味的熱愛。這裡的音樂不挑人,無論是地鐵站的即興彈奏,還是體育館的萬人合唱,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是什麼讓音樂在這座城市如此蓬勃?答案藏在政策的溫度與市民的熱情裏。當南明區根據市民建議,在一個月內新增花果園地鐵站的共享鋼琴時;當觀山湖區為音樂節觀眾增設免費接駁車、延長酒店退房時間時,城市用細節搭建起音樂生長的土壤。而張宇這樣的普通人,則用日復一日的彈奏、聆聽與參與,讓這片土壤開滿繁花。

  每個人都能成為音樂的主角。這種“不設門檻”的包容,讓街頭琴聲與音樂節的鼓點産生奇妙共振,重塑著城市的文化氣質。

  地鐵站的廣播聲中,他還在與鋼琴“共舞”,仿佛看見無數的身影透過琴鍵觸摸這個城市的溫度。

  在貴陽,音樂從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而是流動在街巷的日常。它藏在共享鋼琴的余韻裏,躲在路邊音樂會的合唱中,沸騰在音樂節的人海裏,最終沉澱為“愛樂之城”最生動的注腳——正如張宇彈過的那句旋律,所念皆星河,而這座城的星河,由每個愛音樂的人共同點亮。(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亞蘭)

編輯:趙瀅溪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