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黔南州刺梨産業高品質發展,近日,黔南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黔南州支持刺梨産業發展十條措施》,從基地種植、訂單收購、品質標準、市場拓展、保險金融、産地認證、産旅融合、市場主體、科技引領和加強東西部協作等十個方面支持和推廣刺梨産業高品質發展,共計10條具體措施、24條實施細則,涵蓋了刺梨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全鏈條、各環節。
優質刺梨 攝影 劉茜
該《措施》是在國家、省、州有關政策基礎上,針對黔南刺梨産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制定的,措施更細化、更聚焦,責任更明確,是黔南補短板、延鏈條、強科技、提質效的一次強有力行動,是黔南推動刺梨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加強版。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出臺的措施中,很多係首次明確,可謂幹貨滿滿。比如,明確對新獲得及續證(延展)的綠色食品、有機産品的經營主體給予適當獎補;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等對收購鮮果企業進行獎補;將刺梨類食品列入食品安全風險專項監測,每年對生産企業開展1次食品品質檢驗能力提升培訓和2次食品安全規範培訓;組建刺梨産品標準化建設專家指導組;組建黔南刺梨産業發展協會,規範行業行為;打造“黔南刺梨”銷售矩陣;推薦刺梨納入軍供、央企和大型企業集採清單,試行推薦刺梨優品進機關、進校園;推動刺梨保險願保盡保,支持刺梨企業申請民貿民品、林業産業、技改擴能等貸款貼息;對年産值排名前20且年度增長50%的企業給予獎勵,並優先推薦參加“州長品質獎”;對符合農産品初加工條件的刺梨企業用電執行農業生産用電價格;組建刺梨産業創新鏈專家團隊10個等。
同時,明確將刺梨作為全州東西部協作資金重點支持發展的主導産業,每年統籌將刺梨産業納入資金計劃,州級資金支持不低於1000萬元(含東西部協作資金500萬元、州級産業扶持資金500萬元),核心縣、重點縣(市)資金支持分別不低於500萬元和200萬元,主要用於基地提質、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場拓展。
黔南州自然資源局、州林業局、州農業農村局、州發展改革委、州工信局等20多個州直部門和相關縣(市)人民政府為責任單位。(文 劉茹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