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以下簡稱“非遺周”)開幕。非遺週期間,備受矚目的“五好非遺大集”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遊客,讓大家沉浸式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
開幕式現場
“五好非遺大集”緊扣“好看、好吃、好聽、好玩、好用”主題,按照“一線四中心”佈局,在萬達小鎮1.5公里的主街及多個廣場沿線街區,集中展示了206項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多達73項,侗族大歌、苗族飛歌等世界級非遺也驚艷亮相,為公眾搭建起走近非遺、體驗非遺、熱愛非遺的橋梁。
嶺南舞獅表演
活動現場,“好看”區域讓人目不暇接,常山戰鼓、陜北秧歌等精彩表演接連上演。常山戰鼓的鼓手們奮力擊鼓,大鈸、中鈸、小鈸等樂器相互配合,鼓點緊湊、氣勢磅薄,仿佛將人們帶回到金戈鐵馬的古代戰場;陜北秧歌的舞者們活力四射,剛勁奔放的舞姿,展現出黃土高原人民的豪邁與熱情。
“能參加這次‘五好非遺大集’,我特別自豪。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陜北秧歌,讓這門傳統藝術傳承下去,綻放新的光彩。”來自陜北的秧歌傳承人王曦彤激動地説。
遊客品嘗美食
“好吃”區域則是一場非遺美食的狂歡,各地特色非遺美食匯聚一堂,苗家酸湯、縉雲燒餅、陜西肉夾饃、浙江定勝糕等,讓遊客們大飽口福,每一口都蘊含著深厚的地域文化。
侗族大歌表演
“好聽”區域,侗族大歌、苗族飛歌、蟒銅等音樂類非遺項目餘音繞梁,聲聲入耳,訴説著民族的故事。
茶藝展示
“好玩”區域設置了眾多傳統手工藝體驗區,遊客可以親手體驗蠟染、剪紙等技藝,感受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
古法造紙展示
“好用”區域集中展示了道明竹編、景德鎮手工制瓷、苗繡、苗族銀飾、蜀繡等實用性與藝術性兼備的非遺作品。它們不僅工藝精湛、美觀大方,更體現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廣泛可能與當代價值。
現場展出的彝族漆器工藝品
本次大集將持續至9月21日,除了豐富的展示體驗活動,還特別設置非遺絕技表演區,每天定時上演精彩絕倫的絕技絕活,並在活動期間配套舉辦非遺T臺秀、銅鼓篝火晚會、“非遺好笙音”蘆笙會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全方位、多維度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與當代價值。(文/圖 楊辰喻文 陳涵 茍江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