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裏的院壩會——貴州天柱古祠新風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10-16 16:35:33

  十月中旬,微風拂過青瓦飛檐,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地湖鄉吳氏家祠、渡馬鎮陶氏家祠、社學街道王氏家祠內,鄉鎮幹部與村民圍坐在古色古香的院落中,一場場別開生面的鄉村振興院壩會正熱烈開展。方言宣講、非遺展示、侗戲傳唱……傳統祠堂與現代治理在此交匯,繪就一幅“古韻新風共交融,幹群同心話振興”的生動圖景。

  “咱們村的産業補貼標準又提高啦!”在地湖鄉吳氏家祠裏,鄉幹部用當地方言解讀惠農政策,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隨後,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蜜餞雕刻”技藝,瓜果化身精美藝術品,引得陣陣掌聲。“既學政策又賞非遺,這樣的院壩會咱們盼著多開!”地湖村村民趙婷笑著豎起大拇指。

祠堂裏的院壩會——貴州天柱古祠新風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_fororder_天柱縣社學街道王氏家祠內召開院壩會。

天柱縣社學街道王氏家祠內召開院壩會

  在渡馬鎮陶氏家祠,“侗戲表演”“武術展示”“T臺走秀”輪番上演。表演者將鄉村振興、鄉風文明編入傳統唱詞,用鄉親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渡馬鎮副鎮長彭傑介紹,“把政策唱成戲,道理易懂又入心。祠堂已成為政策宣講與文化傳承的雙重陣地。”

  社學街道王氏家祠內,一場電影放映活動悄然開啟。政策解讀結束後,街道幹部、村支書為環境衛生示範戶頒發流動紅旗,隨後放映鄉村振興主題電影。“這種形式好!不像以前光是念文件,現在大家圍坐在一起,聽聽政策講解,再一起聊聊我們村下一步怎麼發展,我們思路更清了,幹勁也更足了。”社學村村民楊小英説。

祠堂裏的院壩會——貴州天柱古祠新風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_fororder_天柱縣地湖鄉吳氏家祠內召開鄉村振興院壩會。

天柱縣地湖鄉吳氏家祠內召開院壩會

  “政策講透了,榜樣樹立了,大家的心氣也更齊了。這種‘宣講+表彰’的模式,讓院壩會不僅傳遞了政策,更弘揚了新風,激發了動力。”社學街道工作人員楊琪介紹説。

  從政策宣講到矛盾調解,從産業謀劃到家風傳承,祠堂院壩會正成為天柱縣鄉村善治的“金鑰匙”。社學街道開展“孝善家庭”評選,渡馬鎮通過院壩會修訂村規民約,借助家族資源盤活閒置土地……“問策會”“評理會”“産業會”等多種形式,讓祠堂既是文化殿堂,也是治理平臺。

祠堂裏的院壩會——貴州天柱古祠新風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_fororder_天柱縣地湖鄉吳氏家祠內院壩會上群眾交流非遺技藝。

天柱縣地湖鄉吳氏家祠內院壩會上,村民交流非遺技藝

  天柱縣深挖祠堂文化中“睦鄰友善”“耕讀傳家”等優良家風,將其融入基層協商。在龍盤村陳氏家祠,“板凳議事會”讓村民暢所欲言;岩門村楊氏家祠設立“合約食堂”,紅白理事會在此倡導婚喪簡辦,推動移風易俗。“祠堂凝聚家族記憶,如今更成為鄉村治理的橋梁。”天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龍濤介紹,全縣已有百餘座祠堂被納入文明實踐陣地。

  夜幕下,祠堂裏的燈火映照著一張張笑臉。古訓家風與時代新風在此交融,千年祠堂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文/圖 金可文)

編輯:羅淼
  •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