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11月9日,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協辦,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專場”成功舉辦。
活動當日,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武漢華夏理工學院與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現場簽署了“三方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協議”。通過三方協同合作,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的8項科技轉化成果順利落地,現場簽約總金額達2087萬元。
武漢市科技局副局長趙峰對活動表示了肯定。趙峰表示,活動一方面通過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走向市場,大力推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工程”;另一方面通過三方共建,探索校區、園區、資本聯動發展的創新創業新模式,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合力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的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
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董事長曾玉梅表示,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是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旗下的重要科技創新産業培育載體之一,全國首批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建設起步早,産業特色突出,本次三方攜手,對於促進科教融合、産教融合、協同創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加快了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創新發展步伐。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校長郭彪介紹,華夏理工學院位於光谷核心,依託光谷的豐富産業資源,加強三方共建,發揮高校學科和人才優勢,對建設大學生實習實訓、就創業的基地和産學研一體化的科技平臺有重要意義。
現場簽約的橋梁檢測技術、泥雕模具系統、空氣品質檢測、化學過濾裝置等科轉項目,針對性解決技術難題,市場前景廣闊。另外,“物聯網快速開發平臺”“職能助老床”等現場路演項目針對教育、養老社會熱點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吸引不少投資人的關注。
據活動承辦方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琦琳介紹,前期已推動高校與資本、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簽約金額超億元,希望通過探索産學融合機制,實現人才聚合、技術集成和服務聚力。(文 蔣曉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