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短板 惠民生 湖北省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0-11-12 17:42:53

補短板 惠民生 湖北省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藝苑小區楚劇元素文化墻 供圖 湖北省住建廳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在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公園路口的藝苑小區,高大的門樓融合了各種戲曲元素,黃鶴樓、祥雲、寶葫蘆“躍”上文化墻,墻上還以褐底白字的古時雕花刻板形式呈現了藝苑小區的介紹和小區導視圖。改造前,小區環境臟亂差,居民天天都想搬出去。改造後,小區環境乾淨整潔,居民沒人願意搬家了。

  這只是近兩年來湖北已開工改造的3587個老舊小區的縮影。據統計,“十四五”期間,湖北省還將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7267個,惠及216萬戶居民。

補短板 惠民生 湖北省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藝苑小區文化長廊 供圖 湖北省住建廳

  廣徵民意 “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

  “改造前一些居民的熱情不高。”宜昌市西陵區嘉明花園小區黨支部書記王小萍坦言。為了讓大家達成共識,在王小萍的組織下,一場小區所有家庭代表都到場的會議召開了。對於改造,大多數居民沒異議,黨員做表率,居民代表做動員,當天會上就籌集到20余萬元改造資金。至於改什麼,共識需要慢慢“磨”出來。王小萍向208位業主發放了調查問卷,隨後將大家的意見反饋逐一匯攏,設法補充到改造方案中。沒多久,嘉明花園小區改造工程就破土動工了。

補短板 惠民生 湖北省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嘉明花園小區發動居民集資240萬元加裝6部電梯 供圖 湖北省住建廳

  共建共治共享的組織實施機制,讓居民嘗到了“甜頭”。“現在遇到問題,大家都想開個會討論討論,居民還自發成立了協商小組,真正從‘要我改’變成了‘我要改’。”王小萍自豪地説。

  2019年以來,湖北省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貫徹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全省選取了武漢、宜昌等6個城市共23個社區開展試點工作,探索“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社區治理體系。

補短板 惠民生 湖北省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

雨後的嘉明花園小區明亮、整潔 供圖 湖北省住建廳

  未雨綢繆 風險防範意識貫穿始終

  為讓廣大幹部安心做事、努力幹事,切實把老舊小區改造這一重大民生工程落實、落細,湖北省專門印發加強風險防範的通知文件,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廉政風險進行提示並給出意見建議。在項目申報時,湖北省住建廳聯合發改、財政部門下發規範項目申報的通知文件,從源頭對項目進行嚴格把關,同時邀請審計部門召開審計問題整改工作建議的培訓會,對項目實施全過程保駕護航。

  智慧管理 信息系統建設穩步推進

  以往的項目管理手段多采取聽彙報、看現場、查資料等模式,不僅費時費力,也給基層幹部增添了負擔。湖北省住建廳從提高工作效率,推動工作方式轉變入手,以城鎮老舊小區作為城市基本單元,加強信息技術綜合應用,著手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同步推動完整社區建設、老舊小區改造與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搭建平臺 典型經驗展示互學互鑒

  湖北充分發揮輿論引領作用,積極宣傳各地改造過程中的先進故事,10月首期蒐集老舊小區改造小故事60余條,同步在湖北省住建廳官網、《湖北日報》手機客戶端發佈;每月印發工作簡報,每期選擇全省老舊小區改造重大事項,總結先進市、縣改造經驗和典型做法;同湖北省市政工程協會、《湖北日報》協作,成立湖北省市政行業新聞中心,及時發佈湖北省老舊小區改造新聞信息,吸引社會關注,引導居民參與。

  市場參與 金融支持優化項目結構

  湖北省積極探索資金籌集多元化模式,聯合國家開發銀行湖北省分行印發通知文件,組織各地申報老舊小區改造及城市更新省級統貸模式示範項目,搭建國開行、長投集團與各地合作平臺。湖北省同中建三局、武漢市政集團等企業合作,研究打造城市更新運營服務商,對接地方政府,推動老舊小區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改造運營。(文 劉登強 黃晨陽)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