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午餐時間,東湖風景區梨園廣場地下停車場,來自湖南婁底的鄔先生一家三口,從爆滿的商鋪中,好不容易佔到吃飯位。鄔先生感嘆,幾年前他也曾帶家人來遊玩,在景區走了一兩公里,才在附近的黃鸝路吃上飯。“現在東湖大門口就有商業體,不用再為吃飯、停車發愁了。”
梨園廣場綜合體是武漢地鐵集團打造的集生態旅遊、商業休閒、智慧停車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于2020年9月29日開放試運營。這裡北連武漢地鐵8號線梨園站,南接東湖綠道入口,通過下沉式地下通道實現無縫銜接,以前遊客穿行不便的問題迎刃而解。商業街總面積2540平方米,彌補了東湖梨園景區及周邊無大型商業配套場所的空白。開業不到3個月,日均客流量已突破1.1萬人次,名列全市同類地鐵綜合體前茅。
梨園綜合體,是武漢地鐵集團發力經營開發板塊的樣板之一。
國際上,一般將通車里程400公里作為世界級地鐵城市的準入門檻。截至2020年11月,武漢地鐵通車里程達339公里,開工在建線路11條,在建里程230公里。隨著11號線葛店段和8號線二期的正式開通,線網通車里程將達到360公里,運營車站達到240座。可以説,武漢地鐵已“一條腿”邁入“世界級”。
軌道交通建設前期投入巨大,但作為公共出行工具,又必須承擔公益責任,維持低票價,導致收支不平衡。因此,隨著規模的做大,勢必將發展重心逐步由建設運營轉向綜合開發,利用軌道交通所涉及的經營性資源,如土地、廣告、物業、商業、地産等産生收益,反哺地鐵建設與運營,維持良性發展。
在此背景下,武漢地鐵集團去年提出建設、運營與經營協同發展的新戰略,並於當年9月成立綜合開發事業總部,整合集團經營資源,組建全經營管理鏈,希望圍繞整個軌道交通線路和站點,打造一個“遍佈地上、地下多維”的立體經營網絡,創建符合武漢地鐵城市地位的經營性品牌——
組建迅和物業管理公司,全面參與所有軌道交通和開發項目的物業服務,成為武漢市業務範圍最廣的物業管理公司;
整合軌道交通沿線廣告、文化、體育場館等資源,成立迅博文體廣告公司,以社區化、輕資産的思路滿足市場化需求;
與黃陂區合作建設32平方公里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基地,形成設計諮詢、裝備製造、配件施工、列車總裝等全産業鏈條的企業集群,實現“武漢地鐵武漢造”;
採用國際流行的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與中糧、萬科、龍湖等企業合作,加大以軌道交通場站為核心的地産項目開發。
武漢地鐵集團董事長張軍表示,近年來武漢地鐵建設突飛猛進,通車里程從“十二五”末的126公里增加至 “十三五”末的360公里。但隨著地鐵網絡的日益成熟,人民群眾對於出行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走得快捷、坐得舒適、行得安全,還要吃得開心、玩得熱鬧、住得方便。”他表示,武漢地鐵集團正加速轉型發展,著力打造一座溫情舒適的世界級超大型地鐵城市。”(湖北日報記者成熔興、通訊員袁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