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報道:近年來,湖北省麻城市張家畈鎮主動謀劃,結合産業扶貧項目,因地制宜重點發展野菊花、金絲皇菊、福白菊等“富民之花”。2019年以來,野菊花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成為該鎮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新動力。
11月20日,在張家畈鎮凱瑞科技公司菊花種植基地,麻城市市場監管局志願服務者忙著採摘福白菊。該扶貧車間種植菊花360余畝,採摘期農忙之際,大量福白菊滯留在田間。知悉此情況後,麻城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動員志願者參與幫扶活動,張家畈鎮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也利用工作間隙加入志願者隊伍參與採摘。
“有農技人員保駕護航,指點迷津,我們發展的底氣更足。”在張家畈鎮張家畈村好屋灣,地好屋種植合作社社員彭俊峰説。據了解,該合作社有會員11戶,其中貧困戶3戶,共種植野菊花30畝、金絲皇菊8畝。儘管是首次種植,在該鎮農技服務中心和合作社專業指導下,他們全部採用脫毒菊花苗,取得成功。
2020年4月,張家畈鎮村民彭秋華看到本地菊花資源豐富,卻缺乏深加工,有意創辦企業。在彭秋華找到張家畈鎮市場監管所所長楊兵後,楊兵積極響應,請來湖北工業大學教授制定生産標準,請來黃岡、麻城專家完善生産流程,為公司註冊、投産助力。彭秋華投資170余萬元,流轉土地263畝種植金絲皇菊,並建起加工扶貧車間和凍庫。該公司聘用7名貧困戶長年做工,吸納30余戶貧困戶做短工。
麻城市農業農村局駐村扶貧工作隊深入菊花産業基地調研後,與村“兩委”召開專題會議,並與凱瑞科技公司達成協定,由其安置貧困戶進菊園務工,種苗種植、集中回收,並在該局黨組支持下,籌措扶貧資金50萬元,在駐村發展野菊花種植350畝,帶動80戶貧困戶發展産業。
張家畈鎮黨委書記何彬表示,該鎮全力推動菊花産業有序發展,推動菊花産品品牌提升,不斷完善菊花産業鏈,謀劃菊花産品銷售出路,讓菊花成為老百姓的致富花。(文 江發權 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