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20咸寧問政“請人民閱卷”鹹安專場在咸寧廣播電視臺舉行,部分區直部門現場接受 “考問”,並對曝光的典型問題現場回應。
近年來,咸寧市常態化開展媒體問政,總計推出近300期節目,曝光問題233個,問責處理黨員幹部688人,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媒體問政並非新事物,長期開展如何避免流於形式?咸寧市委主要負責人認為,需要不斷完善制度支撐,在問中深化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讓問政成為問題的終結者。
“問”得好、“問”得準的前期是“打撈”出老百姓關心的真問題。咸寧探索融合紀檢監督、群眾監督、媒體監督,成立由市紀委書記擔任組長的問政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專業團隊,以暗訪形式到基層“深挖”問題線索。2018年8月,咸寧問政聚焦城區機動車檢測暗藏貓膩。問政小組輾轉武漢、黃岡、黃石、鄂州等多個城市,到省市物價部門、車管所等單位了解情況,深入車檢市場一個多月,證實了壟斷經營、檢測過程弄虛作假等問題。節目播出後,相關企業和責任人被嚴肅處理,該市車檢市場全面整頓,檢測費用降幅超過六成。
做問題的終結者,不能一問了之。每期問政節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現場觀摩,並對重點問題直接過問、專題批示。問政節目一經播出,咸寧問政工作領導小組隨即制發交辦函,紀檢監察機關跟蹤督辦。
2020年7月,咸寧問政通山專場曝光通山縣大理石工業園區內一些企業偷排污水,嚴重污染環境。很快,縣環境監察大隊負責人被政務警告,企業相關責任人被行政拘留,企業被行政處罰10萬元。咸寧市生態環境局通山分局在該廠區進出口及通羊河周邊安裝9個高清攝像頭,實現全天候監控。
問政效果怎麼樣,咸寧把“評價權”交給群眾。節目現場,場內群眾打“現場分”,場外觀眾打“整改分”。問政市交通部門“旅遊客運市場為何出現獨家經營”的情況時,群眾代表打出“史上最低分”。一個月後,該市新增兩家旅遊客運市場主體,緩解本地旅遊車無車可租、甚至繞道武漢租車的尷尬局面。
2020年6月,問政曝光崇陽縣白霓鎮小港河大橋建成近兩年,大橋兩邊公路連接線不通,有橋無路成擺設。“年底前實現全線通車。”崇陽縣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現場表態。目前,小港河大橋連接線已完成路基工程。附近金星村村民饒池民感嘆,“去縣城開車只要十來分鐘了,河對岸幾千斤紅薯運輸更不是問題!”
“只要人民監督,黨委政府就會少犯錯誤。”咸寧市委主要負責人説。2020年以來,咸寧共推出7場大型綜合問政節目。以市委部署的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統一、大轉變、大落實“六大”活動為契機,該市紀委監委針對問政暴露出的問題,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的若干規定》,督促更新會議、培訓、福利、公車等制度規定十余項。
截至11月底,該市涉紀信訪量同比去年減少113件,降幅15.7%。(湖北日報記者張雲寬、陳會君、通訊員陳愛華、鄧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