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週六。
早上8點,數輛旅遊大巴、私家車陸續駛入秭歸縣屈原故里景區南門停車場。來自宜昌城區的譚穎告訴筆者,這已經是她和家人第三次來秭歸過週末了。白天可以在木魚島公園裏鍛鍊身體,晚上到屈原故里看燈光秀,這是很多市民打開週末生活的新方式。
秭歸縣位於三峽工程壩上庫首,是著名的“中國臍橙之鄉”“中國龍舟之鄉”“中國詩歌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美食之鄉”“中國最美外景地”,先後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湖北旅遊強縣”等稱號,被納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單位,連續三年入選“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近年來,該縣依託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舉辦高水準品牌賽事,借助舉辦體育賽事的契機展示城市魅力,大力推動“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為秭歸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如今,秭歸縣的體育旅遊産業已經發展成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幸福産業,一幅綠水青山串聯的全域旅遊藍圖躍然眼簾。
品牌賽事,為城市添活力
2020年,秭歸縣先後舉辦了國家、省、市、縣等各類體育賽事30多場次,涵蓋了籃球、足球、羽毛球、越野賽、滑翔傘等10多個類型,參賽人數累計近萬人。
9月26日至28日,2020年中國龍舟爭霸賽在秭歸徐家衝港灣國家級龍舟訓練基地舉行。大賽以“巍巍三峽 大國重器 屈原故里 千年之約”為主題,除了公開組22人龍舟500米直道賽、3000米環繞賽,還特別增設奧運龍舟組10人龍舟500米直道賽、3000米環繞賽,堪稱中國加快推動龍舟入奧第一賽。龍舟因紀念屈原而生,一條古老的龍舟從秭歸出發,承載著歷史與文化,劃過了千年時光,從中國劃向世界。參賽選手告訴記者,今年恰逢屈原祠建祠1200週年,他十分幸運地體驗了千古相傳、獨一無二的秭歸龍舟祭祀大典。
第四屆全國少兒街舞大賽暨“英雄出少年”全國街舞聯賽在秭歸舉行。(聶爽 攝)
11月6日至7日,第四屆全國少兒街舞大賽暨“英雄出少年”全國街舞聯賽(秭歸站)在屈原故里景區南門廣場舉行,來自湖北及湖南、陜西等周邊省1200余名5至15歲青少年選手參加比賽。賽事期間,主辦方還組織所有參賽小隊員們參觀了屈原故里景區,觀看了“楚騷秀·九歌大典”大型光影秀,“穿越”古今,全方位感受屈原文化,厚植家國情懷。收穫此次比賽冠軍的周旭東説,在美麗的景區比賽,他的心情很好、狀態很好,發揮得也很出色。下次,他還會再來秭歸旅遊。
2020年湖北省滑翔傘錦標賽暨“中國橙谷”首屆全國滑翔傘邀請賽在秭歸縣水田壩鄉激情開賽。(向紅梅 攝)
“為一場賽,赴一座城。”今年以來,隨著中國三峽超級越野賽、滑翔傘錦標賽、第三屆橫渡長江西陵峽冬泳活動等一大批精品賽事在秭歸落地生根,該縣以賽為媒,將參賽運動員轉化為區域性遊客,將傳統的旅遊拓展為參賽遊、觀賽遊,不僅提升了秭歸賽事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還為秭歸旅遊發展聚集了人氣。同時,還帶動了全縣交通、住宿、餐飲和購物等消費,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
健康場館,讓美景動起來
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秭歸木魚島公園,一時間成為人們競相前來打卡的“網紅”地。
與三峽大壩遙首相望的開放式休閒公園木魚島全景。(王罡 攝)
木魚島公園是三峽工程蓄水後形成的半島,與三峽大壩直線距離不足千米。木魚島片區環境景觀工程負責人周軍介紹,2018年6月,秭歸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將木魚島納入三峽後續規劃扶持項目“秭歸縣城木魚島至尖棚嶺岸線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隨後,秭歸投資約5000萬元對木魚島進行環境景觀提檔升級,打造成一個開放式休閒公園。今年10月1日,木魚島公園免費對外開放,正式還綠於民、還生態空間於民。
木魚島的開發注重體育元素有機融入,建設草坡觀賞、林蔭廣場、芳芷觀賞、景觀林等旅遊景觀,兼具旅遊與休閒健身等多重功能,與毗鄰的徐家衝港灣龍舟賽活動基地形成整體。雖然已是寒冬時節,登島散步的市民、遊客,絡繹不絕。
和木魚島的開發一樣,秭歸望江公園的建設以市民遊客休閒為出發點,配套了陽光草坪、自行車道、石趣園、濱水步道、觀景平臺、森林棧道、草坡石階,為遊客、市民提供了休閒、活動及濱江觀景的空間;屈原故里景區——徐家衝港灣——望江公園6.8公里沿江濱水步道,集綠色生態、文化體驗、休閒遊憩、騎行觀光為一體,打造三峽壩上濱水休閒空間;新規劃建設的金缸城文體公園,把歷史人文與民俗文化、休閒養生、運動健身相融合,將實現文旅體資源共享。
此外,秭歸縣還不斷加快體育設施建設,各類場館設施日益健全,形成了專業化體育場館和群眾性健身場所相結合、公共體育場所和學校場地開放統籌推進的場地供給新格局,一個10分鐘健身圈已經形成,讓整座城市“動起來”。
體旅融合,擘畫全新藍圖
“體育+旅遊”是體育産業與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是一種多次、重復、漸進的體驗。大力發展體育+旅遊,不僅能拓展體育産業發展空間,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還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
目前,秭歸旅遊通過開展體育運動,為旅遊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形成旅中有體、體中載旅的整體格局,發揮“體育+旅遊”(1+1>2)的産業融合效益。“要吸引遊客、留住遊客,就要策劃承辦更多具有吸引力的全民健身賽事。”秭歸縣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説。
近年來,秭歸縣水田壩鄉以柑橘産業為支撐,以水陸空三棲立體運動為核心吸引力,全力打造體育運動休閒小鎮,成功入選全省“體育+”産業發展大會、宜昌市康養小鎮名錄,目前已建成華中地區最理想的滑翔基地,不僅可接待遊客,還可承接世界級、國家級和省級滑翔傘賽事,農體旅融合發展效益初顯。
秭歸縣九畹溪鎮石柱村少數民族運動會多姿多彩。(鄭家裕 攝)
秭歸九畹溪漂流景區集探險、休閒、觀光為一體,是廣大遊客漂流的不二選擇,並成功入選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該縣依託九畹溪獨特的山水優勢,通過舉辦自然水域漂流大賽等極具刺激性與挑戰性的體育項目,全面提升景區核心吸引力,正在積極爭取激流迴旋國家訓練基地項目。
歸州鎮萬古寺村依託“中華屈氏第一村”,建設龍舟訓練基地,將體育、旅遊與屈原文化結合,打造成秭歸鄉村旅遊的一道靚麗風景。通過休閒體育産業發展整合旅遊資源,使鄉村旅遊與體育活動相得益彰,展示了“鄉趣”的獨特魅力,直接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秭歸縣有適宜運動的自然山水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體育+旅遊”已成為該縣旅遊産業發展的一大亮點。為了讓“詩和遠方”的故事更精彩,秭歸縣文化和旅遊局正在一筆接一筆的接續擘畫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體育旅遊精品線路、精品賽事和示範基地,推動體育與旅遊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準上實現融合發展,共同繪就秭歸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畫卷。(張遠剛 周寒飛 劉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