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闊步前行,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
一個地區的繁榮發展,離不開豐厚的文明滋養。
近年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大力實施文明創建工程,公民道德建設穩步推進,文明之行蔚然成風,文明之光照耀荊楚。
確立精神坐標——築牢理想信念
11月19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武漢報告會舉行。
省委宣講團成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趙淩雲深刻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案例鮮活、講解透徹、通俗易懂。”聆聽報告的武漢市黨員幹部紛紛表示,宣講加深了他們對全會精神的認識,激勵著他們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
近年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部門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首要任務,組織引導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築牢理想信念。
在城鄉基層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報告,“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等熱詞,迅速響徹荊楚大地。
築牢理想信念,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在襄陽,“24字”成了孩子們哼唱的五言歌訣;
在宜昌,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和文化墻。市民劉莉説:“看得多了,時間長了,墻上的內容就漸漸地記到心裏。”
在荊門,推進核心價值觀建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所不在。
築牢理想信念,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新時代好少年”“向國旗敬禮”“童心向黨歌咏比賽”“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更多青少年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
從黨員幹部到人民群眾,人們用點滴行動與執著堅守,累積起社會的價值高度,築牢共同的精神家園。
高揚道德旗幟——發揮榜樣力量
荊楚大地,是英雄輩出的熱土,也是凡人善舉的搖籃。
疫情期間,張定宇拖著高低不平的腳步追趕時間,帶領武漢金銀潭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托起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
在中央文明辦發佈的“中國好人榜”上,“人民英雄”張定宇榮登榜單。
張富清、馬旭、黃群、李道洲……每個名字都是閃光的名片,道德天空,群星燦爛。
一個人的偶然壯舉或許是個概率事件,但一個群體道德素質的頻繁閃光,讓我們看到背後文明沃土的滋養。
近年來,湖北省加強道德建設,持續開展中國好人、湖北好人、荊楚楷模等先進典型選樹工作,用榜樣力量鼓舞人,以先進文化引領人,營造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推進道德建設,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
餐館裏,“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理念愈加深入人心,使用公筷成為時尚;
馬路上,文明交通建設,讓斑馬線成為城市文明線;
景區裏,亂扔垃圾、亂刻亂畫的情況越來越少,“帶著文明去旅遊”漸成共識;
社區裏,下沉黨員、社區幹群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垃圾分類習慣逐漸養成;
每一個個體的“小氣場”,匯聚成為社會文明的“大氣候”。
發展志願服務——弘揚時代新風
8月7日,宜昌市夷陵區河心公園,一對戀人在“5210-我愛夷陵”公益景觀點舉辦婚禮。
原來,兩人商定結婚儀式不辦酒席,不大操大辦。他們的想法被夷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知曉。於是,夷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搭臺”,以公益平臺為愛“打卡”,共同倡導婚喪嫁娶中的文明新風。
夷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説,“5210”中的“5”,就是“五類實踐”,主要內容包括講活科學理論、講透黨的政策、普及科學知識、活躍文體生活、涵養文明新風。而此次公益景觀點為愛“打卡”,就是涵養文明新風的重要內容之一。
湖北省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弘揚時代新風。
目前,大冶、竹山、房縣、保康、宜都、秭歸等12個全國試點縣市已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4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090個。73個縣(市、區)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十堰、宜昌、咸寧實現縣級全覆蓋,恩施、神農架實現鄉鎮全覆蓋。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
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大力推動志願服務事業健康發展,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省120多萬名志願者投身抗疫一線開展各項服務,為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作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湖北省註冊志願者達885萬人,社區志願服務組織達3.6萬個。
2020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關於深化新時代志願服務工作 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意見》,對推進志願服務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在基層一線、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在百姓急需之時,一個個志願者挺身而出,讓志願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推進文明創建——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創建。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傳來喜訊,湖北省十堰市、鄂州市、荊門市、枝江市、竹山縣、丹江口市6地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入選城市數量取得歷史性突破。
經復查確認,武漢市、宜昌市、大冶市、宜都市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至此,湖北省“全國文明城市”增至10個。
其中,十堰市以全國地級市綜合成績第一名的成績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
“31年來,十堰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十堰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服務大局推動發展中持續深化文明創建,厚植全社會文明根基,切實把城市的文明指數轉化為人民的幸福指數。
文明,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一座城市的內在靈魂。
近年來,湖北省堅守“為民、惠民、利民”創建初心,推動各地把文明城市創建同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機結合起來,讓群眾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疫情期間,湖北省各地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指揮部”轉化為“社區防疫指揮部”,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
文明創建為城市賦能的同時,也讓鄉村舊貌換新顏。
從宜都五眼泉鎮到天門小板鎮,從建始青裏壩村到嘉魚王家巷村,一大批村鎮在文明創建中,改善人居環境、助推移風易俗、完善公共服務。全面進步的農村、全面發展的農民,正在走向新的未來。
從文明城市、文明村鎮,到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向縱深發展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充滿生機活力。
站上新起點,揚帆新征程。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將“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確立為湖北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將“城鄉居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納入湖北省2035年遠景目標,不斷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
文明花開香滿園,同心掬得滿庭芳。
放眼未來,精神文明建設必將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為新時代湖北高品質發展凝心聚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通訊員 顏家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