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消委發佈受理投訴情況大數據
來源:人民網  |  2021-03-15 11:44:31

  人民網武漢3月15日電 當前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在人們高頻消費的同時,逐漸也暴露出各種安全隱患,投訴呈現新情況、新熱點,消費維權需求呈現多元化、多樣性。近日,湖北消委(協)組織發佈受理投訴情況大數據,2020年消費主要投訴熱點主要集中在餐飲服務,美容、教育培訓等預付式消費,直播帶貨、網絡遊戲消費等領域。

  2020年湖北消費投訴熱點集中在以下領域:

  餐飲服務問題多。2020年,湖北省各級消委組織受理餐飲服務類投訴6982件,佔投訴總量8.83%。

  美容健身、教育培訓等預付式消費難點多。2020年,全省消委組織受理預付卡投訴,佔總量7.99%。

  汽車銷售陷阱多。2020年,全省消委組織受理交通工具類投訴3100件,佔投訴總量3.92%。

  遠程購物欺詐多。2020年,全省各級消委組織受理網絡購物類投訴4407件,佔投訴總量5.57%。投訴主要反映社區團購、網購在品質、售後、價格、物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網店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虛假折扣、虛標原價以及貨不對版等行為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直播帶貨、網絡遊戲消費槽點多。直播帶貨“槽點”主要集中在商品描述不實,宣傳時使用絕對化極限語言,低價推銷劣質商品,銷售三無産品等;網絡遊戲“槽點”主要集中在超額充值難退、免費試玩上當、誘導打賞等問題,消費者權益頻受損害。

  中消協提醒購物前要注意這些:

  堅定理性消費心態,切記量需而入。面對各種促銷、優惠廣告,消費者首先要保持理智,根據自己或者家庭的實際需求選購商品,而不要被商家的“特價”“清倉價”“全網最低價”“秒殺”或“數量有限”等各種促銷宣傳活動衝昏頭腦而盲目衝動消費。

  儘量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較高的商家進行交易。資質齊全、信譽較高的商家,其經營行為相對較為規範,商品品質和售後服務等也有較高的保障。消費者千萬不能貪圖價格便宜就登錄陌生網站或者點擊不明連結進行交易,更不要隨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進行私下交易,以免吃虧上當。

  提前做足“功課”,不被各種“假優惠”陷阱誤導。下單前要貨比三家,如果網上的商品價格與實體店價格過於懸殊,不要盲從輕信。此外,還要對商家促銷活動是否有實際優惠進行評估,警惕“明降實漲”等價格陷阱,避免因貪便宜而上當受騙。

  慎重預付定金,防範消費陷阱。看清預付規則。消費者購買前要注意“優惠”的有效期限、使用範圍等限制條款,以避免遭遇訂單被取消且定金無法退等問題。定金支付後,要及時關注商品進展,在約定的期限內支付尾款,避免因違約而遭受經濟上的損失。

  認真行使“先驗後簽”權利,確認無誤再簽收。收到商品時,消費者應當行使“先驗後簽”權利,仔細驗貨。尤其是一些貴重物品和易碎品,一定要確認貨品完好無損並符合雙方的約定後再簽收。遇到快遞商品損毀或者與約定嚴重不符的,消費者有權拒簽。

  重視個人信息保護,不輕易向商家授權。消費者儘量不向商家提供或者授權,以免被商家過度收集或是用來推送廣告信息。同時,儘量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等級較高的正規電商,謹防釣魚詐騙網站。此外,快遞包裝上也常常含有消費者的姓名、電話和地址等個人信息,消費者應在丟棄快遞包裝前,先將個人信息撕毀或塗抹,防止洩露。

  注意留存購物證據,依法維護權益有保障。消費者要妥善保留交易記錄,聊天記錄、電子訂單、付款記錄等電子數據、索要購物憑證、發票或收據等相關憑證。當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消費者可先行與經營者或交易平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依法向經營者或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者直接撥打12315熱線投訴。(鐘和)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