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
2016年,以鬥魚直播、盛天網絡、寧美國度和卷皮網為代表的光谷互聯網“四小龍”起飛,拉開了湖北萬馬奔騰的新經濟序幕。
過去6年,光谷3家本土互聯網企業上市,在全國率先提出發展“第二總部”經濟,引發了小米、科大訊飛等80多家互聯網企業搶灘武漢設立“第二總部”。
2015年,一篇題為《出了雷軍周鴻祎,湖北卻消失在中國互聯網版圖》的網絡文章,在湖北互聯網圈扔下“深水炸彈”。
文章直面湖北互聯網發展的四大痛處:缺企業、缺資本、缺政策,最根本的是缺自信。
這一年,是我國“互聯網+”元年。
當年的全國兩會上,“互聯網+”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家戰略。
隨後,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打破職能部門用人機制,以“路演”的方式,競聘選拔年輕團隊組建光谷“互聯網+”辦公室。面試官沒有一人來自政府,全部交給光谷互聯網企業家票決。
2016年,以鬥魚直播、盛天網絡、寧美國度和卷皮網為代表的光谷互聯網“四小龍”起飛,拉開了湖北萬馬奔騰的新經濟序幕。
過去6年,光谷3家本土互聯網企業上市,在全國率先提出發展“第二總部”經濟,引發了小米、科大訊飛等80多家互聯網企業搶灘武漢設立“第二總部”。
制定政策,面向企業“眾籌”
“鬥魚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遊戲直播平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遊戲直播市場。祝賀你們的成功,我們歡迎鬥魚加入納斯達克大家庭!”2019年7月1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工作人員笑容滿面地迎接鬥魚直播創始人、CEO陳少傑走上舞臺。
這一刻,紐約時代廣場全屏閃爍,5歲的鬥魚,從武漢遊向大海。
這是湖北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第一股。上市當夜,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專門發佈了一條微博:“恭喜鬥魚!作為湖北人,真心祝賀湖北的互聯網公司!”整個光谷及湖北互聯網圈,為之一振。
2020年9月18日,靠充值業務起步的光谷互聯網企業福祿控股,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湖北疫後境外上市第一股。32歲的福祿控股董事長兼CEO符熙,成為湖北最年輕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創始人,並穩坐國內第三方數字商品及服務市場頭把交椅。
這是過去6年,從光谷年輕的創業者中,走出的第三家互聯網上市公司。
湖北互聯網産業的後發趕超,歸根結底在生態。而這個生態,既包括營商環境、人才和政策的吸引,也取決於一個地方對待新經濟的態度以及對“新物種”的容錯度。
2019年底,光谷“互聯網+”新十條發佈。這項新政,不是由政府部門自上而下頒布,而是由光谷2000多家互聯網企業進行政策“眾籌”、從全國1000多份有效問卷中“票選”産生的。
——政策怎麼定,讓企業説了算!
“以往是政府給什麼政策,企業被動接受什麼政策,沒有太多參與話語權。涉企政策讓企業做主,並不多見。”科大訊飛湖北大區總經理蔡晴直言。
光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榮凱稱,最好的政策,是企業需要的政策;最好的政策,是真正兌現政策。作為一次大眾廣泛參與和推動的政策制定,比政策本身更有價值的是機制創新,是政府在企業面前,俯下身、沉下心去傾聽的過程。
政府服務,催生“光谷速度”
“30年前,我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創業,和三四個小夥伴一起。但當年的創業環境和今天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2018年底,小米集團武漢總部開工現場,雷軍感慨萬分。
從公司註冊到總部封頂,小米武漢總部便不斷見證著“光谷速度”——1天完成公司註冊;51天完成協議洽談和簽約;看地、選址,1個月;奠基動土到結構封頂,5個月;大樓全面竣工,不過1年。
小米的落戶,拉開了互聯網“第二總部”大規模向武漢遷徙的序幕。2017年,在光谷落戶的一線城市互聯網企業達到19家。
在線職業教育機構尚德機構,甚至直接將總部從北京朝陽搬到了武漢光谷,眼下在漢員工超過3000人。
今年2月,猿輔導武漢運營總部啟動建設,總投資40億元,建成後將成為猿輔導集團面積最大、員工數量最多的辦公園區,並承接猿輔導、斑馬英語等核心業務的研發和運營。
截至目前,全國30余家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均在光谷設立了“第二總部”,覆蓋學前教育、K12教育、職業教育和語言培訓等多個領域。
與過去傳統産業轉移不同,這些“第二總部”承接的並非低附加值業務與淘汰産能,而是全新的業務板塊與研發中心。
小米設在光谷的“第二總部”,核心業務是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總投資40億元的金山軟體武漢總部,涵蓋金山軟體辦公國際總部、遠程協作辦公研發總部等六大業務。5年內,武漢總部員工規模將達到3000人,其中80%以上為高端研發人員。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係教授潘敏認為,相對於總部,“第二總部”往往是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的溢出效應,或拓展新業務的戰略抉擇。但無論總部還是“第二總部”,均屬於總部經濟現象。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是要素集聚的過程。每次經濟業態和經濟結構的變遷,總會催生一批新的總部,只是看誰能抓住這個産業機遇。
産業協作,提供硬核科技支撐
生産線幾乎無需人為干預,機械手自動焊接、組裝,並通過5G網絡隨時上傳工作狀態,雲端平臺統一管理……2019年,全國首條5G智慧製造生産線,在中國信科集團旗下虹信公司“5G智慧工廠”投用。
這裡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無線通信産品製造基地,也是5G大規模天線(Massive MIMO)全自動化生産基地。此前,同等産能的4G天線設備生産線有70米至80米長,需要30名工人協同作業,而5G智慧製造生産線上,只需要1人監控機器,應急處置特殊情況。
而在聯想武漢工廠,平均每月需要處理2.1萬個訂單,支持約60種以上的移動終端同時生産,其中9成産品出口海外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聯想武漢基地負責人齊岳表示,武漢工廠近年來正利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IT技術,全面推進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借助自主研發的高級排程系統,生産線上的訂單處理效率由4小時縮短到4分鐘,整體效率提升了24.18%。
在這個超級互聯工廠,單臺産品耗電量相比兩年前降低了20%。“按照武漢工廠日産量14萬台整機計算,每天節約的能源,足夠滿足武漢2700多個家庭的日用電需求。”
這一切,都與工業互聯網的強大支撐密不可分。武漢不僅是現代工業重鎮,在互聯網時代,它還是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五大樞紐”之一。
作為國家工業互聯網政策的頂層設計,頂級節點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能實現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標準的數據互通和共享。武漢、廣州、重慶、上海、北京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已實現全面互聯互通。
在位於武漢未來科技城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武漢)運營中心,截至5月28日,武漢國家頂級節點的標識註冊總量已達44.86億,接入了湖北、河南、江西等中部省區市共17個二級節點。
武漢東湖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武漢和湖北的互聯網産業核心區,光谷除了在消費互聯網領域,不斷通過生態優化提升新經濟活力外,在工業互聯網上也有多年積累的硬核科技優勢,比如5G通信、基站建設、傳輸網和承載網建設等。未來,光谷將在人工智能、大數據、VR/AR、自動駕駛、物聯網等方面,掀起新一輪數字浪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