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7月7日,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走進中國車谷。活動現場,武漢經開區發佈了《關於促進創新創業創造發展助力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33條措施》,即“車谷科創33條”。
“武漢經開區每年將拿出不少於8億元的真金白銀,全面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武漢經開區工委副書記劉誓保介紹,“車谷科創33條”圍繞解決企業創新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緊扣壯大創新主體、提升創新平臺、集聚創新要素三個著力點,覆蓋面廣、系統性強、支持力度大,將助力武漢打造全國科創中心。
據悉,在創新企業梯隊培育體系方面,新政更加完善,門檻更低、力度更大。“車谷科創33條”將高新技術企業的區級配套提高到30萬元,高於全市平均水準的50%。市外遷入落戶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區級配套60萬元,高於全市平均水準的20%。此外,新落戶經開區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將獲得最高6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支持和200平方米的房租補貼。
武漢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車谷科創33條”將支持範圍擴展到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機構,填補了該區對科創型小微企業支持政策的空白,且支持力度達到全市及全國同類開發區領先水準,尤其對“卡脖子”“揭榜挂帥”等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的科研配套比例達到150%,單個項目支持金額可達4500萬元。
“車谷科創33條”大力支持企業研發機構不斷提檔升級,鼓勵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和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研發平臺全覆蓋。據介紹,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的,最高分別獎勵500萬元、200萬元;龍頭骨幹企業研發機構、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的新型研發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等4類高水準科技創新平臺支持金額可達1億元以上;院士專家項目,落地支持可達5000萬元。
近年來,武漢經開區堅持不斷集聚創新要素,構建良好創新生態,推動汽車及家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技術突破,該區迅速成長的科技“小巨人”企業50家,高新技術企業331家,擁有53家省級及以上企業研發機構,2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高新産值突破2000億元,成為武漢人才集聚的高地、科技創新的高地、成果轉化的高地。下一步,武漢經開區將全面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産業自立自強,以創新引領車谷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努力打造“萬億級車谷産業創新大走廊”。(文 孫亞雲 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