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城區南部的金峰山鬱鬱蔥蔥。
斧頭湖拆除圍欄圍網養殖,退垸還湖。咸寧市鹹安區突出生態發展,斧頭湖畔綠色産業次第興起,發展蓮藕、菱角、蝦稻等綠色農業。(本版圖片均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攝)
江豚跳躍,長江武漢段江灘綠化超八成,生態草溪、雨水花園相互映襯;
候鳥翱翔,俯瞰斧頭湖,藍天碧波,退垸還湖,湖面悄然“長大”3.58萬畝;
天鵝起舞,龍感湖邊白茫茫一片,稻田成了“天鵝湖”,仿若童話世界……
目前,武漢城市圈正打造“一環兩屏”生態協作圈:圍繞環武漢主城區周邊50公里左右生態區域,以水系、山體、林地、濕地等為主要載體,建設環城生態帶,加強大別山、幕阜山生態屏障建設。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武漢城市圈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治氣、治水、凈土,夯實環城生態帶
城市之美,美在山水;城市之優,優在生態。
以武漢為中心,以50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圓,鄂南明珠咸寧正好位列其中。
當好武漢的後花園,咸寧一直致力於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鹹安區雙龍社區丹桂香堤小區的老人周祥,每天早上步行5分鐘,即進入雙龍社區公園散步。這裡曾經是一座蕭條的小山丘,今年3月份經過清理荒草、平整地面、栽種綠植,成為一座綠意盎然的“口袋公園”。“每天在這裡散步鍛鍊,真是一種享受。”周祥説。
從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到每個城市爭相建設的城市綠道;從日漸蔥鬱、植被繁茂的座座青山,到水清岸綠、潮平岸闊的湖泊水庫……宜遊宜憩的生態環境,串起武漢城市圈環城生態帶。
夯實環城生態帶,更需要硬支撐。
治氣護藍。仙桃投入600多萬元建設秸稈禁燒智慧視頻監控平臺,監控面積960平方公里,實時進行火點黑斑報警,實行2小時處理反饋機制,讓秸稈焚燒“無處可藏”。
治水凈污。鄂州上半年完成110個長江入河排污口深度溯源、52個省級湖泊991個排口排查。潛江組織完成17個湖泊底泥清淤調查,每月通報跨界斷面水質情況,對全市15處鄉鎮及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開展全面排查。
凈土護綠。黃石8家公司初步完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隱患排查,14宗地塊在用地預審環節落實了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制度和多部門聯動制度。天門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8%,配齊農戶垃圾桶,增配100個垃圾鉤臂箱。
增綠、護綠,生態屏障擴展環境容量
植樹造林是建設生態屏障的重要途徑。
幕阜山下,36歲的盧曉芳懷揣多年創業積蓄,用韌勁與荒山較量,在通山縣燕廈鄉金坑村墾荒1000多畝,種植油茶、松樹、杉樹、楠竹等。曾經的禿嶺,披上鮮嫩的綠裝。
大別山邊,57歲的張喚朋用腳步丈量山林,每天巡山至天黑,晚上入戶宣傳森林保護法律法規,他所在的羅田縣大河岸鎮竹林塆村,4800多畝的林區濫砍濫伐、偷盜林木基本絕跡。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今年上半年,咸寧市完成人工造林7.67萬畝,全民義務植樹747萬株,建成幕阜山綠色産業帶86.4公里綠色發展示範段。黃岡市出臺最嚴古樹名木保護令,“一樹一檔、一樹一人、一樹一策、一樹一景”,編制古樹名木保護規劃,將樹齡80至99年的樹木納入保護範圍,同時,2021年計劃新造林4.55萬畝,封山育林10.4萬畝,退化林修復7.5萬畝。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欣欣向榮的“綠色”,為武漢城市圈拓展環境容量、增加綠色空間、增添森林碳匯貢獻力量。
武漢市,迎來全球最大碳市場。8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滿月,累計成交量701.88萬噸,累計成交額超3.55億元。湖北共有46家企業被納入全國首批碳交易市場發電行業相關企業。
通山縣,林業碳匯項目面積超過54萬畝,佔全省近六成。竹林“吞下”二氧化碳吐出氧氣能“換錢”, 山區農民靠竹子“呼吸”一年多掙35萬元。通山縣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投資人之一、通山縣儒活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儒活感嘆,“靠竹子呼吸能掙錢,會有更多人來買我們的竹林碳匯。”
綠色發展,在綠水青山間“掘金淘銀”
“一環兩屏”生態治理,孕育綠色富民産業。
崇陽縣青山鎮城萬村,3000畝的蔬菜基地一望無際。
“如果不是幕阜山生態屏障建設,對河道進行治理,村裏不可能發展蔬菜産業。”村支書畢春明説。
崇陽投資4.99億元,對全域800公里水系“九河九港”進行治理。城萬村邊上的青山河重新改道,老河床上還修建了涵管。“此前村裏飽經水患,現在要水時就放水,不需要水時就蓄水。”畢春明説:“水好了,地也值錢了。蔬菜産業成為村裏的支柱産業。”
通山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隱水洞“十里水畫廊”,洞內“三步一岩,五步一景,十步一變”;九宮山,冬滑雪、夏避暑;龍隱山度假區、石門田園綜合體、果匠小鎮、枇杷小鎮、孔雀山莊等一大批休閒觀光度假園區點綴在美麗鄉村。“在青山綠水間‘淘金掘銀’,旅遊收入佔到了通山縣GDP的半壁江山。”通山縣委主要負責人説。
“幕阜山生態屏障綠色産業帶,以288公里幕阜山生態旅遊公路為支撐,串起通城、崇陽、通山14個主要鄉鎮,涉及總人口56萬人。”咸寧市發改委幕阜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沿線通城形成萬畝連片油茶基地,崇陽發展雷竹、茶葉和鄉村旅遊,通山發揮山水資源推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這既是一條生態帶、旅遊帶,也是一條經濟帶、發展帶。”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一環兩屏”,綠色發展,久久為功;武漢城市圈之美,美在山水、美在生態,美在每個人心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會君)
專家訪談
打破藩籬,攜手闖出生態優先新路子
湖北科技學院經管學院副院長 許泱
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武漢城市圈打造“一環兩屏”生態協作圈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武漢城市圈地處長江中游,以長江幹流和支流為經脈,以山、水、林、田、湖為有機整體,生態資源豐富。同時,這裡也面臨環境承載力下降與經濟轉型的雙重壓力,需要城市圈之間探索建立生態合作機制,通過協同治理、先行先試等方式,破解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難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找到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
目前,城市圈在生態協作方面已作出一定探索,比如聯合執法共同治理江河湖泊,空氣治理污染排放等數據共享,但還需要進一步打破利益藩籬,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比如流域生態補償,目前只在各市州內部進行,沒有打破市州的界限。以斧頭湖為例,這是武漢市和咸寧市共享的一個湖泊,咸寧市內部已進行了生態機制補償,但兩市之間如何開展生態補償,還需要突破地方財政體制障礙,實現生態共生、經濟共贏。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這是早已被歷史反復證明的規律。期待武漢城市圈有更多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