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報道:胡時華出生於黃岡市羅田縣,該縣位於大別山南麓,巍巍大別賦予他善良、質樸、堅韌的品格。2001年,胡時華從長江航運集團離職,下海創辦湖北峽州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在他的領導下,公司不斷壯大,向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方向發展,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蛻變。公司員工從當年10人發展到現在近1000人,經營網點從當年面積不足10平方米發展到覆蓋全省近200家分支機構,旅遊接待人數從當年不足5000到如今年接待人數120萬,企業産值從當年500萬元到如今近8億元,公司躋身全國百強旅行社、湖北省旅行社行業前三甲。
胡時華(右)走訪慰問新疆博州受助學生
誠信經營 服務至上
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旅遊行業,胡時華本著“好人品決定好産品,好産品決定好出路”的價值觀念,以誠信為基石,堅持做良心産品,以求新求變為動力,為自己在贏得了口碑的同時也贏得了市場。從2010年起,公司著手創建旅遊産品的標準化體系,開發具有文化特色和高品質的旅遊産品。由於誠信經營、産品性價比高,公司得到廣大遊客的廣泛認可,也得到了旅遊管理部門的充分肯定。公司開發的多項産品在旅遊産品比賽中多次獲獎。在2015年“靈秀湖北十大品質旅遊産品”評選活動中,公司有4款産品入圍前十名,其中“靈山秀水養心玩”奪得“靈秀湖北十大品質旅遊産品”第一名;在2019年長江旅遊博覽會長江旅遊線路産品大賽中,公司有3款産品獲獎,其中“車船同行、自駕三峽”和“湘鄂情”榮獲金獎,“穿越吳蜀”獲得優秀獎。
胡時華提出“服務是第一生産力、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是峽州國旅存在的唯一理由”的服務理念,注重遊客的體驗感,不斷提升公司的服務品質;通過實施標準化管理規範了企業的經營行為,為公司連鎖化、集團化、産業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公司先後在全省各地市州設立分公司16個,門店200多個,基本實現了縣域全覆蓋的連鎖化網絡。
如果説良心、貼心、愛心是公司穩步發展的基石和動力,那麼秉持“善行善為,與社會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理念,則是公司做強做大的一個密碼。
公司在做大做強做優旅行社主業的同時,還充分發揮旅行社客源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優勢,向旅遊産業上下游延伸發展,通過投資近2000萬元以全資、控股、參股等方式向旅遊投資、旅遊金融、旅遊科技、旅遊傳媒等方向發展,構建了“一主四輔”的産業發展戰略。
愛心助學 援藏援疆
自2012年起,胡時華連續資助貧困地區學生,並且以身作則,帶領公司員工與貧困學生結對幫扶。
2012年12月3日,胡時華驅車2個多小時,帶領公司員工來到對口幫扶的宜昌市夷陵區樟村坪鎮向陽完全小學,現場與20名學生開展結對幫扶,並簽訂資助六年生活費用的協議書,以幫助幫扶對象順利完成小學階段的學業。在他的帶動下,公司共47人加入這項活動。員工紛紛給學生購買學習用品、體育用品及各種圖書,還為他們送去棉衣、羽絨褲等禦寒衣服。
2016年,胡時華主動向省旅遊管理部門申請參與旅遊對口支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工作,胡時華以一個旅遊人的專業度和責任心,為促進當地旅遊發展作貢獻。通過旅遊包機、旅遊專列等方式,胡時華積極組織湖北遊客來新疆博州旅遊觀光,助力實現湖北與新疆的信息互通、資源互補,加強兩地的文化交流,推進湖北旅遊系統對口援疆工作的落實,累計組織援博旅遊包機60架次,為博州輸送遊客5000多人。在旅遊援疆的過程中,他又主動開展愛心助學活動,與公司員工一起資助新疆博州3個困難學生完成學業,資助時間為3年。
此外,胡時華還積極參與湖北省旅遊系統對口援藏工作,向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捐贈資金3萬元,組織湖北遊客前往西藏山南旅遊,全力支持山南文旅事業的發展。
新冠疫情初期,胡時華號召當時在泰國、新加坡的公司員工募集醫用物資,並想方設法將物資送往武漢、恩施、宜昌、黃岡等地的醫院,截至2020年1月31日,湖北峽州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共募集口罩11萬隻、防護服100件,醫用手套1000副,酒精若干瓶等,為抗擊疫情貢獻了一份力量。(文 肖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