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程華 通訊員 余艷軍):“一山復一山,一嶺高一嶺。百年老師範,代代鑄師魂。初心似紅燭,不畏霜天永放光明。”10月2日晚,黃岡師範學院大型原創黃梅戲音樂劇《霜天紅燭》亮相第九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
《霜天紅燭》是一台融紅色文化和教師教育題材于一體的大型校園黃梅戲音樂劇。該劇以黃岡師範學院紅色校史為背景,以百年老校“甘於堅守”為主題,講述了一批以黃師蘭為代表的山區教師在革命戰爭年代不怕犧牲堅持辦學,“一根教鞭伴終身”“薪火相傳、初心不改”的感人故事。臺上演員充沛的情感、經典的臺詞、精湛的表演,贏得台下觀眾的陣陣掌聲與讚嘆。
《霜天紅燭》演齣劇照 供圖 黃岡師範學院
該劇以小見大,通過黃師蘭在教師崗位奉獻一生的經歷和事跡為主線,演繹了在經歷戰亂與炮火,停辦與復辦後的黃州師範依舊堅守教育的黃師精神,反映了黃師人立德樹人、堅守崗位的師範精神。
《霜天紅燭》演齣劇照 供圖 黃岡師範學院
“以前上高中的時候,我經常聽老師講‘黃岡中學、黃岡密卷’,把黃岡教育視為神話。今天看了《霜天紅燭》這部戲,我才感受到,正是一代又一代無數個‘黃師蘭’的無私付出,讓黃岡成為了基礎教育的高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林女士在觀看該劇後表示,“我們一定要學習‘黃師蘭’這種精神,教書育人,為基礎教育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據介紹,《霜天紅燭》劇目是《大別山紅色薪傳》劇目的姊妹篇。該劇由黃岡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立兵、院長陳向軍擔任總策劃,黃岡師範學院特聘教授、國家一級編劇侯露擔任編劇,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輝擔任導演,黃岡師範學院音樂與戲劇學院、黃梅戲學院院長段友芳擔任藝術總監和副導演,教師丁永鋼作曲、潘檸靜飾演“黃師蘭”,黃岡師範學院130余名師生參演。
《霜天紅燭》演齣劇照 供圖 黃岡師範學院
王立兵指出,《霜天紅燭》是大別山區百年老師範的一個縮影,是一位與黃州師範生死相依的女教師一生的藝術再現,是一部解密“黃岡基礎教育品牌”神話的作品。正是無數個“黃師蘭”堅守三尺講臺、奉獻畢生心血,才能讓“萬千紅燭遍鄂東,光照山鄉到如今”。
2021年9月,《霜天紅燭》曾受邀亮相甘肅衛視《大戲臺》,受到線上線下觀眾好評。黨史專家、中共甘肅省委黨校(行政學院)講師呂倩還從黨史的角度分享了《霜天紅燭》的現實意義。
《霜天紅燭》演齣劇照 供圖 黃岡師範學院
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岡市黃梅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據悉,黃岡師範學院作為黃岡唯一一所本科高校,一直致力於黃梅戲的傳承、保護和發揚光大。自2010年開始,學校就與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合作開展黃梅戲教學和研究。2016年,學校與湖北省黃梅戲劇院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建立黃梅戲産業學院,設置黃梅戲本科專業,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戲曲傳承發展共同培養人才。2020年,該校申報的傳承項目“黃梅戲”獲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