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內最大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産線即將投産 武漢千億元氫能産業集群加速成形
東風公司生産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電池堆。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氫能,被稱作“21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是我市六大新興産業集群之一。
長江日報記者10月25日獲悉,作為國內最早佈局氫能産業的城市之一,今年以來,我市氫能全産業鏈加快形成。
繼康明斯武漢氫能源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武漢雄韜氫雄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産業園一期投産後,國家電投氫能公司建在武漢經開區的目前國內最大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産線將迎來正式投産。
連日來,記者走訪武漢多家氫能企業發現,武漢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在制氫、儲氫、運氫和用氫的産業鏈上取得多個突破。從質子膜、膜電極,到氫燃料電池系統、加氫站和氫燃料電池整車,武漢氫能産業集群成形。
“武漢聚集了一批國內氫能産業的頂尖企業,掌握關鍵自主核心技術,構建了相對完整産業鏈,完全有希望成為武漢下一個千億産業。”專家表示,武漢著眼于全産業鏈佈局,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在相對薄弱的制氫、儲氫和運氫環節,通過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實現突破,開展産、學、研合作,讓氫能科研成果迅速産業化走入市場,打造千億元氫能産業集群“未來可期”。
■ 瞄準千億産業
青山區、武漢經開區佈局氫能全産業鏈
翻開最新的武漢産業地圖,氫能作為六大新興産業集群之一,在全市有集中佈局。在青山區,佈局有氫能源産業集群;在武漢經開區,佈局有燃料電池汽車産業集群。
今年6月,武漢氫能産業促進聯盟成立並落戶青山區。該聯盟由國家電投、寶武集團、東風集團、三峽集團、延長石油集團、武漢理工大學等6家單位發起,旨在推動國內外氫能産業鏈有序共享和聯結,促進武漢市氫能産業快速、健康、高效發展。
據悉,青山區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成立武漢氫能産業技術研究院,建立青山區氫能産業基金,建設氫能産業園,打造制氫加氫一體化及産業鏈配套、氫能綜合利用、加氫站及其專業設備製造基地等一系列全産業鏈項目,力爭“十四五”末氫能産值達200億元。
根據武漢市今年6月發佈的産業地圖,武漢經開區重點佈局氫燃料電池産業。武漢經開區打造車谷創新大走廊,構建“3+N”現代産業體系,到2025年形成千億元氫能産業集群。
在武漢經開區先進製造産業園,有一張招商地圖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標注了全區氫能産業佈局,涵蓋從質子交換膜、膜電極、氫燃料電池電堆到氫能整車生産製造的全産業鏈,氫能産業集群態勢初顯。“這些企業大多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且具備批量化生産能力。”武漢經開區先進製造産業區負責人表示。
僅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武漢經開區就聚集了一眾“大咖”,其中不僅有雄韜氫雄、眾宇動力、康明斯氫能中心等民營、外資高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還有東風公司、國家電投氫能公司等“國家隊”。
■ 形成産業競爭力
武漢産氫燃料電池“心臟”佔全國市場份額的一半
記者採訪發現,經過近幾年來的招商引資和産業鏈培育,武漢的氫能産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産業競爭力。
雄韜氫雄是國內氫能燃料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其燃料電池産品功率覆蓋52—130千瓦,已為宇通、中通、申龍、東風、中車、福龍馬等10余家國內知名整車企業累計配套超過60款燃料電池汽車車型,是國內配套開發氫能燃料電池車型最多的企業之一。
2017年,雄韜氫雄落戶武漢經開區,投資50億元建設氫能産業園,可年産膜電極100萬片、電堆10萬套、燃料電池發動機10萬套,可裝配10萬台氫能汽車整車。目前,園區一期已經投産,園區二期建設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膜電極被稱為氫燃料電池的“心臟”,武漢理工氫電科技有限公司掌握其關鍵技術,並成為全國最大膜電極生産企業。據了解,武漢理工氫電生産的膜電極,佔全國市場份額的一半,還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幾年國內氫能産業發展十分迅猛,公司産值從2017年銷售幾百萬元,到2019年已經增長到一億元,未來不排除會像動力電池一樣出現爆髮式增長。”武漢理工氫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明星説。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國家電投氫能公司氫能産業基地園區辦公樓和研發樓已經啟用,目前國內最大的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産線即將正式投産。此外,燃料電池電堆及膜電極産線的建設也將啟動,2022年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
記者獲悉,國家電投計劃到2024年前華中氫能産業基地形成年産1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1萬套燃料電池電堆和5000套電池動力系統的産能。
■ 掌握核心技術
誕生國內首款全功率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質子交換膜實現國産化
佈局産業鏈,加快創新鏈。
武漢依託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和東風公司等氫能産、學、研機構,以及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在氫能産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突破並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
海歸博士李驍創辦的武漢眾宇動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在氫能源動力系統形成和積累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産品,掌握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電堆及核心零部件技術,成為國內少數掌握氫能産業鏈關鍵環節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
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也傳來好消息。經過3年攻堅,由東風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動力系統平臺及整車開發”項目,日前通過專家評審。據了解,該項目打造國內首款高效率、高安全性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填補了國內空白。
技術中心前瞻研究中心氫能研發總監李洪濤介紹説:“東風一直在打造氫能源的整個研發鏈,全部自主地進行開發,特別是從基礎材料的研究到核心部件、雙極板、膜電極、電堆、系統集成,到整車應用,都在做研發,建立了先進的實驗室和中試的生産能力。”
質子交換膜是生産膜電極的關鍵材料。“以前,中國所需99%以上依賴進口。1平方米質子交換膜重20多克,與同等重量的黃金等價。”武漢綠動氫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承擔國家電投氫能公司華中基地建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國家電投氫能公司已掌握自主核心技術,性能與國外産品相當。
“國産化的氫能核心關鍵技術和産品,將在武漢基地不斷發展、衍生和壯大。”這位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氫能産業園區的建設,並帶動上下游産業的聚集和品質提升,合作開發氫能研究場景,搭建氫能推廣應用平臺,助力車谷打造世界一流氫能産業基地。
■ 邁向“氫能時代”
氫能公交車在漢上路,“東風氫舟”駛向大灣區
推動武漢氫能産業加速壯大,相關應用場景不斷在拓展。
燃料電池汽車被普遍認為是氫能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新能源汽車的下一個“風口”。
千里之外的廣東佛山,即將迎來百台“東風氫舟”開展示範運營。今年7月,東風公司與佛山市簽訂合作協議,到今年底,東風公司將在佛山投放至少100台東風氫舟開展示範運營,2022年將繼續加大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投放規模。
“東風氫舟”是國內首款計劃量産的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具備低氫耗、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等特點。批量交付並開展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示範運營,意味著東風公司具備了批量生産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能力。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繼佛山之後,“東風氫舟”也將在武漢開展示範運營。
武漢經開區作為“中國車谷”,搶先佈局培育氫能汽車産業體系,在建設加氫站的同時,還不遺餘力協助企業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營,讓武漢的新能源公共交通邁向“氫能時代”。
眼下,在武漢經開區的5條公交線路上,行駛著21輛氫能公交車。自2019年5月底投入運營以來,這些不排煙、只排水的公交車,累計運營里程已經超過150萬公里,減少碳排放超過400萬噸。今年,武漢經開區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再加碼。10月8日,武漢經開區發佈氫能源公交車採購中標(成交)結果公告,一次就採購了20台氫能公交車。
氫能不僅在乘用車上得到應用,在商用車上也在不斷推廣。
在工信部發佈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第346批)中,就有搭載東風公司自主研發的80千瓦燃料電池系統的12噸物流車登錄公告。
8月14日,河北省保定市投運我國首條百輛級別市場化運營的氫能重卡運輸線,20輛東風天龍KL氫燃料電池牽引車正式投入運營,為建設雄安新區添磚加瓦。2021—2024年,保定市計劃累計推廣運營1000輛氫燃料電池重卡,這個大單被東風商用車斬獲。(長江日報記者李金友)
【名詞解釋】
氫能汽車
氫能汽車,顧名思義,是以氫作為能源的汽車,將氫反應所産生的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以推動車輛。
氫能汽車分為兩種。一種是氫內燃機汽車(Hydrog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是以內燃機燃燒氫氣(通常透過分解甲烷或電解水取得)産生動力推動汽車。另一種是氫燃料電池車(Fuel cell vehicle),是使氫或含氫物質與空氣中的氧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産生電力推動電動機,由電動機推動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