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創作一首小詩,表達你秋天的情緒和心境。”“疫情之後,國家之間、文明之間的矛盾甚至衝突,日益顯現……有人説,這個世界在倒退,你認為呢?”11月25日,第37屆“楚才寫作大會”留學生專場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來自俄羅斯、印尼、老撾、越南等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參與線下比賽。
留學生專場共有五道命題供選擇,既有對疫情之下國際局勢的思考,也有對中國文化的學習感悟,寫景、寫事、寫人,學生們有著較大發揮空間。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採訪發現,不少留學生將自己對中國文化、城市發展的感受寫進了作文。
留學生吳安平來自菲律賓,留學前他已是當地最好的大學——菲律賓大學的助理教授。2018年,他來到華中師範大學攻讀政治學理論博士學位,今年即將畢業。四年來,他走遍武漢城市地標,尤其愛逛光谷、江漢路、漢街等商圈,感受城市活力。
“我喜歡坐在繁華的街頭看人來人往。武漢這座城市熱鬧、有人情味,讓我一點也沒有在異國他鄉孤單的感覺。”吳安平説,四年的學習生涯讓他從“一句中文也不會説”“不知道武漢在哪”的外國人,成為如今能説能寫、隔幾天就要吃熱幹面的“武漢通”。
疫情期間,吳安平留在了華中師範大學,親身體驗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抗疫歷程,感受到戰疫中集體合作的重要性。他説,疫情期間,自己得到老師和同學無私的幫助,被“中國溫度”深深感動,讓他更加熱愛這座城市。這次楚才寫作大會,他以《疫情下的國際競爭與合作》為題,闡述疫情之下合作與包容的重要性。
留學生林家幸來自印度尼西亞,2019年來華中師範大學攻讀漢語言文學碩士專業。因為爺爺是福建人,所以她從小對中文和中國文化感興趣。來武漢三年,她被這座城市的山水深深吸引。當天,她以《秋日遐思》為題,旁徵博引,描寫她眼中的武漢秋日景致。
華中師範大學國際學院輔導員徐亮介紹,自2011年“楚才”首次在華中師範大學設置分賽點以來,華中師範大學每年都會專門組織在校外國留學生參與。由於疫情防控需要,此次線下僅組織了小部分學生參賽,大部分學生將通過線上投稿,他們只需在指定時間內將作品發至指定郵箱即可參與。“對留學生來説,楚才寫作大會是很難得的練筆機會,相比平時的作文題,更加有發揮的空間,能鍛鍊綜合寫作能力,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很高。”(長江日報 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