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報道(胡禮國 通訊員 羅麗梅 田勇):“從初一到現在,每天都有人來買我們家的産品。今年過年,感覺更熱鬧了。”近日,武漢市江夏區安山街“95後”非遺傳承人柯進在介紹自家産品時高興地説。今年26歲的柯進,2017年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如今他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
柯進向網友展示自家産品 供圖 江夏區委宣傳部
將非遺特色“柯家酒”賣出武漢
在柯進的家中,一整面墻的櫃子裏,整齊排列著各類包裝精美的安山“柯家酒”和自製特色小食。從柯進的爺爺起,柯家就以釀酒為生。2017年,柯進返鄉創業後,位於安山老街的柯家宅子,就成為他的創業工作室。
春節期間,柯進每天都會收到各種訂單信息,有街坊鄰居的,有武漢中心城區的,還有外地客戶的。今年1月,柯進銷售了約5萬元的“柯家酒”和特色食品。
柯進自小跟隨爺爺學習古法釀酒技術。大學畢業後,柯進利用所學知識,升級老酒包裝,借助互聯網平臺渠道,幫助藏在安山巷子深處的“柯家酒”,順利“出圈”,走出武漢,銷往全國各地。
2019年4月,“柯進生態原漿酒製作技藝”被列入江夏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今,柯進已是該項目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柯家的後院成為釀酒廠、生産間,前屋客廳則是商品展廳和直播間,實現産銷“一條龍”。
柯進(左)正在製作“柯家酒” 供圖 江夏區委宣傳部
本地傳統小吃打造成特色零食
在柯進心中,回鄉創業,不僅是為了做好自家祖傳的“柯家酒”,更是想尋找兒時鄉村的氛圍。
“從前在臘月裏,家家戶戶會擺上一個大案板,街坊們相互串門,彼此幫忙搓麻花、炸翻餃、做麥殼。”柯進説,“那時的年味,特別濃。”
在安山街,幾乎家家戶戶春節前都會製作麥殼。安山地區所稱的“麥殼",是由大米等原料調製、油炸製成的一種本地特色零食,口感介於鍋巴和炸薯片之間。“這樣的食物,對許多江夏人來説,是勾起童年記憶的美食。”柯進説。
從2019年開始,柯進嘗試生産麥殼這種當地特色小食。柯進試製出原味和麻辣兩種口味。隨後,他根據零食市場的流行趨勢和銷售情況,逐漸更新包裝。
經過3年的探索,柯進的手工製作麥殼深受市場好評。牛皮紙包裝袋上,印著“源於自然 地道土特産”的廣告語,其産品特色鮮明,定位精準。2021年,柯進銷售麥殼700余斤,營收1萬餘元。
今年春節前,柯進還嘗試設計了一款新年大禮包産品,把麥殼、炸麻花、炸豬耳朵以及街坊製作的糍粑等江夏安山本地特色小吃,整合成年味大禮包。産品推出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柯進在釀製“柯家酒” 供圖 江夏區委宣傳部
“網紅”模式帶動鄉村旅遊
柯進經常在微信朋友圈發佈消息,涉及內容包括釀酒、炒麥殼等日常工作,以及安山的本地風光。“我喜歡到處看看,拍拍照。”在柯進看來,時時更新朋友圈,不僅可以推廣自家美食,還可以宣傳家鄉風景和文化。
2021年,江夏區委組織部舉辦企業和農村電商人才賦能培訓班,柯進成為學員之一。期間,柯進學到許多直播技巧。
在柯家宅子的客廳裏,放著一台用於直播的燈光設備。柯家老酒上了網,有了流量,也有了銷量。現在柯進會拉著家人一起穿著漢服,拍攝美食、美景,在抖音或者朋友圈裏吸引關注。
比起自己成為“網紅”,柯進更希望更多的安山美景被發現。柯進説,在發佈一些美麗村灣或者湖景照片後,許多網友會詢問:“安山有這麼美的地方,怎麼過去?”這讓柯進非常驕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我的家鄉。”他自豪地説。
如今,作為村裏的後備幹部、當地回鄉創業的青年代表,柯進的願望就是帶領鄉親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目前,我已經註冊‘安山柯家酒’品牌,未來,希望不僅是‘柯家酒’,也能有更多的安山産品、風景,可以‘出圈’,希望更多村民能抓住新時代的發展機遇,走上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柯進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