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夏鄉村“能人”張朝:開墾荒地種柑橘 今年要開50家直營店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2-21 19:34:07

【鄉村振興人物】張朝:今年要在武漢開50家直營店_fororder_圖片1

張朝在果園檢查橘樹的生長情況 供圖 江夏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胡禮國 通訊員 田勇):“這個樹要給它打樁,用繩子拉枝,它才不容易歪,幼苗一定要注意!”武漢市江夏區佰果冠果業基地負責人張朝一邊扶著歪了的橘樹,一邊向基地員工説道。張朝在果園裏穿梭忙碌著,不時地彎腰檢查樹苗的狀況,並向基地員工提出培育建議。

  張朝的柑橘果園種植面積達1100畝,園內一排排橘子樹排列整齊。據介紹,去年整個果園産量20萬斤,産值達到700萬元,預計今年産量可達120萬斤。

  5年探索種植出高品質砂糖橘

  2017年3月,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律專業、從事電商行業8年的張朝,在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之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下鄉種橘子。

  出身於橘農家庭的張朝,對柑橘“情有獨鍾”,小時候父親騎著自行車帶他去橘園的場景,在張朝的內心留下溫暖而深刻的印象。

  江夏區有著多年的柑橘種植歷史,土壤氣候適宜。經過多番考察,張朝在山坡鄉光華村建立柑橘基地。

  結合市場情況,考察過沃柑、金錢橘、廣西砂糖橘等品種後,張朝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種植的道路,開始種植西南農業大學柑橘研究所推出的新品種“早熟砂糖橘”。張朝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小星柑”。“‘小星柑’諧音‘小心肝’,我想讓人一聽就記住這個名字。”張朝説。

  該品種具有高糖低酸、個小飽滿、水分充盈的特點,為了進一步改進口感和改善種植條件,張朝還請來武漢市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的專家指導柑橘種植。

  經過近5年發展,張朝摸索出一套適合在江夏區種植高品質砂糖橘的方案。去年10月,果園實現了豐收。

  甜蜜砂糖橘成村民致富果

  此前,光華村出現大片荒地,因為種植技術落後,勞動力流失,銷售渠道單一,收入微薄,村民的種植意願不強。“我剛開始種這個品種的時候村民都懷疑:能不能種出果子?果子種出來,能不能賣得出去?”張朝回憶道。

  由於具有豐富的電商從業經驗,張朝通過線上銷售渠道,吸引大經銷商成功引流。“以前我們的産品主要銷往深圳和上海,今年計劃走向武漢的市場。”張朝介紹説。

  張朝用事實打破了質疑,光華村越來越多的村民願意流轉土地,跟著他一起種植柑橘,實現致富增收,任甚紅就是其中之一。“我和丈夫以前都在城裏打工,現在我們在基地工作,一年能掙7萬元,還方便照顧家裏的老人和小孩。我們很知足。”任甚紅笑著説。

  目前,全村共有17名脫貧戶在柑橘種植基地工作,負責果樹養護等日常工作。

  精深加工為農産品增值

  基地種植的砂糖橘除了通過網絡平臺和批發商銷售外,張朝計劃今年在武漢開設50家直營門店。張朝還打算生産橘子酒,提高砂糖橘的附加值。

  品相優良的柑橘銷量較好,而個頭較小、口味偏酸的果子在選果環節直接被處理掉。有了酒廠,品相較好的做鮮果,剩下的可以用來生産橘子酒,不僅能提高柑橘的利用率,減少損失,還能增加砂糖橘的附加值。預計投産後酒廠日産能達到1萬斤。

  果園盡頭,一棟分揀廠房拔地而起,只待今年10月橘子成熟時投用。而距離分揀廠房500米的一處土地已經完成平整,3月將開建橘子酒廠。未來幾年,張朝準備繼續流轉土地,完善從種植、選果、冷藏到包裝、物流、銷售的産業鏈。

  張朝的規劃藍圖遠不止這些,未來,他準備在江夏建民宿、橘歷史文化展覽館,打造“橘”主題的旅遊文化。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