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草木萌發。近期氣溫快速回暖、春耕生産日趨活躍、進山旅遊踏青人員明顯增多,全省森林火險等級持續保持高位,局部地區局部時段火情頻發。
為了有效應對森林火險,近日省森防指要求各地源頭治理要再加力,堅持“防”字為先,並重點推介湖北省多地運用高科技構築森林“防火牆”,堅持守住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的底線。
黃岡101個鄉鎮用“5G+”智慧防火
3月12日,黃岡市森防辦發佈高森林火險橙色預警信號。紅安縣森防辦值班人員雷奮勇在縣應急指揮中心值班,密切關注黃岡市“5G+”森林防火智慧監測平臺上顯示的畫面。
“縣、鄉兩級都建設了應急指揮中心,將43個重點森林防火部位的監控視頻全部投射到顯示屏上,一旦有報警,相關人員很快啟動流程。”雷奮勇説,“只有處理完了,報警信息才會銷號。”
3月12日17時,該監測平臺發出煙火報警信息,雷奮勇通過平臺核查,發現紅安縣高橋鎮某村荒地有人燒雜草,他立即通知正在備勤的鎮村半專業隊伍前去事發地點處理,很快明火被救援人員撲滅,由於發現早、調度快,沒有造成森林火災,整個應急處置過程僅用半個小時左右。
黃岡是林業大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市現有林業用地面積1226.8萬畝。10個縣市區中有9個森林火險等級為一級,每年都有5起以上森林火災,最多年份2019年發生41起。
2021年以來,黃岡堅持“人防”向“技防”轉變,推動建設黃岡市“5G+”森林防火智慧監測平臺。目前,已建成1個系統、468個監控點、679個智慧雲廣播、101個鄉鎮應急指揮中心,所有監控點數據接入市、縣應急指揮中心。黃岡市應急管理局防火科科長王衝説,“我們構建視頻監測預警與指揮調度一體化森林防火工作新模式,確保黃岡火情打早、打小、打了。”
隨州多地科技賦能森林防火
隨州市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場七尖峰林場地處隨縣北部、桐柏山南麓,總經營面積近17.4萬畝。由於山高林密、點多線長,周邊防火形勢複雜。七尖峰林場投資470余萬元,建成九里崗等8處高山雲臺視頻監控和小仙垛、嚴家山等16處卡口監控,2021年3月啟用的森林防火管理平臺覆蓋率達到85%。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建成5G視頻監測系統,視頻覆蓋面積為150平方公里,實現了景區森林防火全天候、全方位、立體化實時監控。
“一旦有森林火警,做到早發現、早知道、早處置。”隨州高新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余向東介紹,該區籌措資金180余萬元,在淅河鎮青龍店村、獨山村、兩仙山村等地安裝6個高清森林防火視頻監控點位,基本實現全覆蓋。
鄂州用“千里眼”防火顯效果
“‘防’字當先。鄂州市各地都借鑒學習梁子湖區的做法,在全市逐步推廣5G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運用‘千里眼’更好地保護鄂州市的森林資源,提升森林防火人防、物防、技防有效銜接運用,著力提升科技防滅火能力。”3月7日,鄂州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任東在該市梁子湖區調研時表示。
梁子湖區森林面積11.4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6.73%,森林資源分佈呈現點多面廣的特點。2020年5月到2021年6月,梁子湖區投入604萬元,分兩次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鄂州市分公司為其量身定制5G“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該系統集視頻監控、通信及計算機等軟硬體技術為一體,為指揮調度輔助決策和現場救援提供精準、詳細的地貌信息,為快速處置火情火警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喜 通訊員 王畢勇 陳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