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黃岡市蘄春縣漕河鎮高山鋪村,一場“圓桌會議”在村黨群服務中心熱議聲中拉開序幕。
“今天,跟各位村幹見面,想請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坦誠交流下‘三最’,也就是工作中最難的是什麼,曾經幹得最好的是什麼,現在最想做成的是什麼?”縣委書記胡安元拋出話題,原本過於嚴肅的氣氛一下子舒緩了不少。
蘄春縣委書記胡安元(左二)與高山鋪村群眾親切交談 攝影 蘄宣
高山鋪是一個有著厚重紅色歷史的勝地。
1947年10月26日至27日,劉鄧大軍在高山鋪清水河一帶設伏,殲滅裝備精良的敵軍1.26萬餘人,取得挺進大別山後第一次重大勝利,從此站穩了腳跟。
百年初心,使命傳承。2021年,高山鋪、上河橋、大楓樹等三個行政村和馬騎畈一個小組合併成新的高山鋪村。該村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首批紅色美麗村莊示範點,投入2000多萬元,高標準打造紅色行軍線和高山鋪戰役紀念館;組織“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五老”宣講團,開展紅色故事宣講,進學校、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推動紅色基因代際傳承。
“身入”才能“心至”,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全縣黨員幹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動員部署會一結束,胡安元先後調研蘄春花園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蘄春城投黃砂經營有限公司,隨後輕車簡從直奔高山鋪村,隨機入戶了解高維勝、駱金鳳等群眾衣食住行、生産生活實際情況,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村“兩委”班子和村老黨員、老幹部意見建議。
“最自豪的是,紀念館和紅色行軍線路成形了,讓娃娃們有了個感受歷史記憶的好去處!”
“最欣慰的是,村裏已建成了蘄艾、山楂、桑葚、瓜果等四大示範基地,共計2000多畝,新發展了農家樂4家!”
“去年一年就接待縣內外參觀學習2萬多人次!”
李能勝、孫緒超、黃敏等新老村幹紛紛拉開話匣子,談成績、數亮點、講實際。
“高山鋪這一‘心’雛形出來了,並村後上河橋、大楓樹這‘兩翼’的進出道路如何修復拓寬提檔升級;基地建起來了,群眾務工收入有了,村集體收入如何穩定增收,這些問題最需要解決好!”75歲的原高山鋪村支書何細旺直言不諱。
“最想做的是産業鏈需要延伸,單一紀念館元素留不住遊客,可否吸引更多的回鄉人才,發展鄉村觀光農業、農家樂採摘經濟值得探索。”90後村幹程帆大膽提出個人見解。
一席見仁見智的思想碰撞,引得胡安元頻頻點頭,邊記錄邊詢問,不時互動點讚。
他動情地説:“大夥兒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很多事情就好辦了。高山鋪不僅僅是漕河鎮的高山鋪,更是蘄春的乃至全國的高山鋪,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規劃一定要集中民智,激發大家的參與感、認同感和榮譽感。”
他小結,問題梳理出來了,資金從哪來?不是光靠“輸血”就能實現的,要整合好政策、統籌好資源、激活市場主體共同締造,大家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美好家園就一定能建設好。
他支招,要正確處理內因和外因、當前和長遠、政府和市場、重點突破與全面提升等“四個關係”,大膽探索、試點示範,全崗行動、全員參與,真正做到“幹部下得去、群眾見得到、民意上得來、作風改得好”,一定經得起群眾和實踐檢驗。
一席開誠布公務實暖心的話語,如雷般的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久久回蕩。(文 王小龍 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