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環境日十堰分會場活動啟動 打造國家級清潔水源地
來源:湖北日報  |  2022-06-06 11:35:21

  “做忠實守井人,打造國家級清潔水源地!”在2022年六五環境日十堰分會場活動啟動儀式上,22名學生代表組成的環保志願者隊伍莊嚴宣誓。

  2022年六五環境日主題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國家主場活動在瀋陽舉辦,三個分會場分設在十堰、桂林、大連。

  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近年來,該市全力守護“北方水井”,建設國家級清潔水源地。2014年12月至今,丹江口水庫已向北方安全調水超480億立方米。

  建設清潔工程——6座污水處理廠護佑一條河

  6月4日,十堰市神定河龍洞溝污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日處理污水10萬噸,出水水質可達地表Ⅳ類。

  2011年,在十堰市流入丹江口水庫的12條河流中,神定河、泗河、劍河、犟河和官山河統稱“五河”,水質都不達標。其中,神定河全長53公里,流經十堰中心城區,是一條重度納污河。

  “水質要改善,工程項目是關鍵!”十堰市環科所所長暢軍慶介紹,近年來,十堰在神定河流域先後建設3座生活污水處理廠、1座尾水深度處理廠和1座微污染河水水質凈化廠,龍洞溝污水處理廠是該流域第6座大型污水處理設施。

  這些項目推動神定河水質持續改善。2019年9月,神定河成功消除劣Ⅴ類水質,去年達到Ⅳ類。

  多年來,十堰投資223億元,對“五河”實施截污、清污、減污、控污、治污等五大工程,累計整治排污口590個,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設生態河道130公里。該市還建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16座,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42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2584座。

  目前,十堰23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的比例達到95.7%。官山河、犟河、劍河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以上,泗河達到Ⅲ類,“五河”治理被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治理典型。

  開展清潔行動——“村莊清潔日”扮靚鄉村

  “先掃房前屋後,再掃馬路、清理垃圾……”6月3日,茅箭區大川鎮大川村比平日更熱鬧一些——這天是“村莊清潔日”,村民人人動手,扮靚村莊。

  小村在大山裏。以前,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腳泥,村民隨手扔垃圾、亂搭亂建。從去年開始,大川鎮將每週五設為“村莊清潔日”,發動鄉村振興包聯單位、駐村工作隊和村民,以“掃乾淨、擺整齊、講秩序”為要求,全面清理村莊環境。

  “河道裏垃圾沒了,馬路乾淨了,越來越多返鄉務工人員和大學生加入到清潔行動中來。”大川村村幹部徐小紅説。

  鄖陽區柳陂鎮緊鄰漢江。該鎮將29個村分為7個片區,每月隨機抽籤,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拉練,對各片區打分排名,發佈“紅黑榜”,由鎮紀委督辦,限期整改。

  近年來,十堰累計投資12億多元,對1641個村莊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污水處理是其中重點。該市累計建成庭院式污水處理設施550座、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1527座、水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507座。

  “光有硬體還不夠,關鍵是要把村民發動起來。‘村莊清潔日’是個很好的抓手。”十堰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藍勁松表示,水質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城與鄉、河與岸的統籌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開展,美化了村莊,極大推動農村河流水質提升,為十堰全域治水奠定了基礎。

  提升清潔意識——民間河長凝聚百姓力量

  一大早,楊志金臂佩紅袖章,手持小鐵鉗,開始巡河,“政府把犟河治清了,我們要把它保護好!”

  今年65歲的楊志金是張灣區花果街辦放馬坪居民理事會會長。“別的河都往東流,偏犟河往西流,所以叫‘犟河’。”在他記憶裏,犟河也曾清澈透亮,可惜,後來污水亂排,小河成了“龍須溝”。

  2016年,楊志金與一批退休老黨員自發捐款,購買魚苗在犟河投放,並號召大家一起保護犟河。如今,他成為一名民間河長,組織20多名志願者,每天巡河,清理垃圾,把河流點滴變化拍下來發在群裏,動員更多人投身犟河保護。

  十堰已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明確各級河長2811名。作為補充,該市招募民間河長百餘人,其中有公務員、教師,也有企業員工、個體戶。他們主要負責河流巡查,收集河流保護相關文字、圖片、視頻。僅去年,民間河長組織護水行動80余次、凈灘行動34次,500余人次參與。

  許孝慈是張灣區漢江路街道八畝地村的一名網格員,轄區內有2公里長的神定河河段。早些年,有居民往河裏排污水。許孝慈勸阻,還發生爭執。如今,這種情況再沒有了。“每個人都為河道撐起保護傘,十堰的河流越來越美。”許孝慈説。

  “在十堰,環保意識深入人心,人人都願為保護水質出一份力。”藍勁松介紹,車城百姓對生態文明創建的知曉度和滿意度均達到90%以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揚燦 戴文輝 通訊員 葉相成)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