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十堰智慧農機産業園項目在簽約次日即收到十堰經開區投資代辦中心送來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五證”,實現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
一年之後,2022年5月,位於竹山縣的湖北易飛複合材料有限公司新建項目實現“八證同發”。
“從五證到八證,進一步為企業節約時間、精力,政府部門完成流程再造、理念更新。”十堰市營商辦主任扈治華介紹,近年來,該市大膽先行先試,探索出一批利企便民的成功經驗,過去兩年十堰連續獲評“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八證同發”的背後
今年3月,十堰將工業建設項目“五證同發”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市推廣複製。
竹山縣仍“不滿足”,先後召開3次“指標長”聯席會議、4次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專題會議,組織多部門研討,決意將項目備案、圖紙設計聯合審查、工程品質安全報建納入同步辦理範疇,探索“八證同發”。
湖北易飛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竹山新型金屬複合材料産業園項目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5月9日,該公司諮詢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竹山縣成立13人組成的“項目領辦”服務隊,由縣行政審批局牽頭,自規、發改、住建、供電等部門聯動,上門服務、現場辦公。
竹山縣營商辦負責人介紹,過去,建設項目從企業拿地到開工,需4個審批階段、8個審批環節,辦理時間少則6個月,多則一年。
竹山縣變“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企業簽約後,在土地出讓公告、掛牌和成交公示期1個月的空檔期內,協助企業準備規劃設計方案審定、施工圖紙設計、聯合圖審等審批要件,開展審查、審核、調查、踏勘等各項工作。
通過部門協同、流程再造、容缺辦理等方式,竹山縣將審批環節減少至2個、審批材料由24件減少至5件,僅16天,易飛公司項目一次性拿到“八證”。
企業獲“碳林貸”3.5億元
“有了‘碳林貸’,公司才能發展10萬畝菇耳林種植基地,帶動6000余戶村民增收。”談起去年取得的1000萬元優惠貸款,十堰綠鑫廣晶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涂安豎起大拇指。
2018年開始,鄖陽區大力發展香菇産業,需大量花櫟樹木屑作袋料原料。綠鑫廣晶是區國有全資公司,承擔種植花櫟樹300萬畝的任務,因無法提供不動産權抵押,很難得到金融機構信貸支持。
去年8月,鄖縣農商行為該公司開闢綠色通道,在完成貸款調研的前提下,僅3天完成盡職調查、貸款評審、還款來源分析、質押登記等環節,發放首筆“碳林貸”。“利率由6.5%降為3.85%,為我們減輕了很大壓力。”涂安順説。
鄖陽區森林面積達436.17萬畝,森林覆蓋率66.5%。該區搶抓碳匯交易政策機遇,設立綠色金融風險補償金,構建林業碳匯確權、抵押、融資、交易、還款為一體的碳匯金融閉環,推動綠色資源變資産。
目前,該區有3家農林企業獲“碳林貸”3.5億元。除綠鑫廣晶公司獲農商行1000萬元授信外,農行以油橄欖碳匯收益+油橄欖林果收益為質押,為湖北鑫欖源科技有限公司授信3900萬元;農發行以林木碳匯收益+油橄欖種植收益為質押,為十堰綠鑫林業發展有限公司授信3億元碳匯貸款。
“企業評部門”倒逼服務
4月,丹江口市公佈一季度“企業評部門”結果,市鑫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排名靠後。董事長成家兵説,近兩個月來,公司上下憋著一股勁,採取諸多措施,例如,對所有企業降低擔保費至1%以內,對服務疫情防護的外貿企業退擔保費……“爭取二季度評議打個翻身仗!”
該市2021年11月啟動“企業評部門”,目前,近300家企業已對46個部門、94個股室評議3次,9家單位主要負責人被約談。
評議採取微信問卷方式,內容緊扣政府部門服務質效、作風、廉潔等重點,突出企業家的真實感受。評議結果與獎懲直接掛鉤:對評為“優秀”的股室,系統內予以表彰,負責人納入後備幹部庫;被評為“差”的股室,負責人調離崗位,當年度不得評先晉級;連續兩次被評“差”的部門,啟動“幹部召回”程式。
該市營商辦負責人表示,評議不僅是“找茬”,也希望發現服務企業的堵點、難點,形成創優營商環境的長效機制。例如:該市城管執法局出臺《服務企業“雙十條”》,明確服務企業“十條舉措”和“十條禁令”;市公安局優化“丹江警民通”投訴小程式,做實“一企一警”;市人民銀行積極推動創新融資模式,加大知識産權貸等信貸産品應用;市人社部門出臺九條“硬核”政策,激勵大學生回丹留丹創業就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戴文輝 通訊員 江玉珂 張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