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高鈺姍):7月12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長江高水準保護新聞發佈會時介紹,2022年上半年,長江高水準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全面推進,湖北省長江幹流出境水質保持在Ⅱ類,全省326個省控斷面(水域)中,Ⅰ-Ⅲ類斷面293個,佔89.9%,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
為做好長江大保護工作,湖北省在“十三五”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基礎上,進一步高水準推動長江大保護,開展六大污染治理、四大生態修復的十大攻堅提升行動,目前取得了積極進展。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流域處處長劉春來介紹,截至6月底,湖北新建成天門、武漢千子山(一期)兩座焚燒發電廠,新增日處理能力2500噸,新開工4個、在建11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組織排查檢測市政污水收集管網約1.57萬公里,排查縣級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33個;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5.71%,累計完成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面積180多萬畝;完成人工造林70.07萬畝、森林品質提升73.09萬畝,重要濕地生態修復3萬畝,組織7個縣市開展省級森林城市建設;編制《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並推動落實,三峽山水林田湖草子項目完工61個,其中36個項目已竣工驗收;荊州39個山水林田湖草子項目已經獲國家審批。
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是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的一項重要任務。湖北省作為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排污口數量多,整治任務重,省生態環境廳作為牽頭單位,已成立省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攻堅提升行動專項指揮部,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專項行動。目前“查、測、溯”的任務已完成,各地均已制定了“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已累計完成整治排污口7298個,其中今年上半年就完成整治2131個。
接下來,湖北生態環境系統將持續注重生態修復、污染治理,築牢生態屏障,補齊工作短板;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和修復;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加強森林城市建設,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