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首屆恩施州“涼交會”利川專場推介會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舉行,避暑天堂攜多重“涼爽禮”,到大美江城“走親戚”。
利川籍國家一級演員楊娟演唱《龍船調》 攝影 霍昶宇
“妹娃要過河,是哪個來推我嘛……”下午3時許,利川民歌《龍船調》響徹武漢經開區湯湖戲院,“涼交會”利川專場推介會正式開始。漢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明駿、利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文建及兩地有關部門負責人、各行各業代表500余人相聚在湯湖戲院內,伴著《龍船調》《採茶小調》《土家酒歌》等土家特色歌舞,品利川紅、嘗山藥卷,共話幫扶情,現場暖意融融。
“利川今天精心準備了美景、美食、歌舞,請江城的親人品味、品嘗、品鑒!”何文建介紹,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自幫扶利川以來,累計投入資金6200余萬元,實施幫扶項目24個,使利川的産業水準得到極大提升,市場潛力得到有效發掘,人才交流和勞務協作實現新突破。這次“涼交”盛會,也是一次不遠千里的探親、感親之旅。
活動現場 攝影 張永良
陳明駿表示,長期以來,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秉持“利川所需、車谷所能”的原則,在資金支持、人才交流、設施建設、消費幫扶等方面,積極與利川市對接,用心、用情、用力為利川市發展服務。下一步,還將與利川市委、市政府一道,採取更加精準、更加有力、更高品質的幫扶舉措,攜手開創利川改革發展新局面。
“利川冬不冷夏不熱,夏季平均氣溫為22.1℃,是武漢、重慶妥妥的清涼後花園。”利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愛華在現場推介,利川夏日清涼,有雄奇壯麗的佛寶山、騰龍洞,清涼多霧的高山齊岳草場,風景秀麗的龍船水鄉,極具土家特色的北夷城、大水井,每一處都隱藏著驚喜。利川山藥、莼菜、富硒土豆等特色美食物美價廉。國家級康養小鎮蘇馬蕩是鄂西渝東避暑康養産業鏈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年7至9月,在這裡避暑康養的“候鳥”人群達到30萬人。
據利川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利川市7月12日起推出鄉村研學、鄉村避暑、鄉村康養三條精品旅遊線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遊客可憑身份證享受部分5A、4A級景區門票半價優惠。
參加完活動後,來自江漢大學的教師代表常芬直言對利川已心馳神往。她自稱對騰龍洞最感興趣,認為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今年暑假,常芬打算帶5歲的小女兒去利川走走看看。
當晚7時40分許,在武漢經開區萬達廣場前,多個利川特色歌舞節目精彩上演,利川文旅資源、康養避暑房和農特産品悉數亮相,受到市民的廣泛歡迎。(文 張盼 李博 翟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