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7月29日,從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湖北省早稻病蟲害防控處置及時,為害較輕,病蟲累計發生面積較上年減少三成左右,防控處置率達到99.7%。
7月至8月是秋糧産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7月25日,荊州市荊州區,天河國富家庭農場,兩名植保工作人員正在田頭仔細查看病蟲測報設備誘捕害蟲情況。他們將害蟲樣本帶回實驗室檢測,通過觀察害蟲的形態,可研判監測的害蟲成蟲種類和數量,預測下一代害蟲的防治時間,更好地指導農民合理使用農藥、提高作物産量。
病蟲害監測預警是植保綠色發展、農藥減量使用的主要手段。按照先進、實用的原則,湖北省大力建設一批自動化、智慧化田間監測網點,加大調查範圍,規範開展病蟲害監測調查,提升重大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能力,將病蟲害防治從“見蟲打藥、見病噴藥”向“預防病蟲、精準防控”轉變。今年以來,荊州市已布設國家級田間病蟲監測站點3個,配置自動化、智慧化監測二化螟、稻縱卷葉螟設備45台(套),在病蟲發生防控關鍵時期,嚴格執行週報制度,密切跟蹤。(湖北日報記者汪彤、通訊員徐榮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