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橋”咱實力——屢創“世界第一”爭光“中國製造”
來源:湖北日報  |  2022-09-01 09:41:27

瞧“橋”咱實力——屢創“世界第一”爭光“中國製造”_fororder_1

鳥瞰長江武漢段,7座跨江大橋盡收眼底。(由近到遠為:楊泗港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二橋、二七長江大橋、天興洲長江大橋、青山長江大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編者按

  從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開始,湖北就與橋結下不解之緣。

  十年來,一座座雄偉的大橋飛躍天塹,一項項紀錄被頻頻刷新。橋上車流滾滾、江面巨輪穿行,迎風踏浪的長江大橋,成為“中國製造”的生動代言,見證著中國和湖北發展的非凡歲月。

  即日起,湖北日報推出“非凡十年·瞧‘橋’湖北這十年”專欄,從大橋看湖北、看中國。

  8月29日,長江鄂州、黃岡段兩岸一派繁忙。世界上在建跨度最大的雙層懸索橋——燕磯長江大橋施工現場,工程車穿梭,主塔承臺節節拔高。這座大橋連接的一端,正是今年剛剛啟用的亞洲第一大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

  從2012年至2021年,十年間,湖北建成17座長江大橋。加上此前建成的大橋,湖北以坐擁38座長江大橋的實力,和重慶並列全國第一。

  從空中俯瞰,一座座姿態各異、色彩繽紛的大橋跨越江面,恰如一座生動的橋梁博物館,展現出“中國製造”的實力與魅力。

  17座大橋刷新荊楚顏值

  鑽石造型的沌口長江大橋,作為武漢市四環線首條過江通道,讓光谷、車谷“手牽手”。這座中交二航局建造的經典橋梁,通車5年來,以其全橋鋼箱梁共計4萬多噸、相當於6座埃菲爾鐵塔的用鋼量,承載起南來北往的重型貨車。

  這僅是10年來湖北通車的眾多長江大橋之一。十年來,座座新橋如同一道道彩虹扮靚長江湖北段。

  建橋密度屢被刷新。2019年,半年內有武漢楊泗港、秭歸、荊州、石首、嘉魚等5座長江大橋通車;2021年,8個月內有宜都、青山、伍家崗等6座長江大橋通車,其中武穴、赤壁兩座長江大橋于9月25日同時通車。

  建橋紀錄屢被打破。2017年通車的沌口長江大橋,橋寬46米,是當時長江最寬的大橋;3年後,這一紀錄被青山長江大橋打破,橋寬達到48米,是眼下世界上最高的無下橫樑A型橋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梳理髮現,17座長江大橋中,在橋型設計、橋梁跨度、技術創新、材料應用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世界級大橋有6座,包括世界跨度最大三塔四跨懸索橋——鸚鵡洲長江大橋、世界最大跨度結合梁斜拉橋——赤壁長江大橋等。

  道道“彩虹”飛躍江面,令人賞心悅目。它們中,有紅色“編鐘”造型的棋盤洲長江大橋、有蘊含“牌樓”韻味的宜都長江大橋;它們中,超千米的斜拉橋、懸索橋各領風騷;它們中,有公路與高速鐵路共同穿江而過的大橋……

  6座“小金人”見證“中國自信”

  2019年10月,楊泗港長江大橋通車。鮮為人知的是,這座主跨1700米的雙層大橋,從鋼纜索到鋼箱梁全部實現國産化。

  2020年8月,國際橋梁大會(IBC)獎公佈,楊泗港長江大橋獲得國際橋梁界“奧斯卡獎”——喬治·理查德森獎。

  十年來,靠著掌握核心技術的底氣,湖北建橋軍團先後捧回6座喬治·理查德森獎“小金人”。

  憑藉原創技術、自主研發,湖北橋梁書寫“中國自信”——

  在橋梁設計軟體的研發上,中鐵大橋院填補多項空白,自主研發的大跨度纜索承重橋梁精細化分析平臺,打破對國外軟體的依賴並實現超越,成果已成功應用於楊泗港長江大橋等30多座大型橋梁。

  在橋梁建造上,中鐵大橋局橋科院研發的“爭氣帶”打破國外壟斷,歷時29年研發的阻尼器“拽”住斜拉橋體或懸索橋體,讓大橋不再肆意“飄”“擺”。

  一座座世界級大橋的建造中,走出了一批橋梁頂尖人才——

  2021年11月,湖北建橋軍團又迎來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大橋院總工程師高宗余。至此,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院士已增至5名,湖北省成為全國橋梁界兩院院士最多的省份。

  5座世界級大橋同時在建

  時下,長江湖北段的大橋新紀錄,還在不斷創造。

  進入“十四五”,湖北謀劃建造更加雄偉的長江大橋。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的燕磯、李埠公鐵、觀音寺、百里洲、雙柳等5座世界級長江大橋同步建設,為湖北交通建設史上罕見。

  越來越多的橋有了“十八般武藝”。荊州李埠長江公鐵大橋涵蓋高鐵、高速和城市道路,其中高鐵和城市道路還在一個橋面,主跨1120米,是世界範圍內首次在超千米跨度鋼桁梁橋上應用,項目估算總投資104.7億元。

  越來越多的建橋企業敢於挑戰更複雜的橋型。中交二公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觀音寺長江大橋主跨為1160米的雙塔雙索面混合式組合梁斜拉橋,一孔跨越可通航水域,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大跨徑公路斜拉橋。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目前已建成通車和在建的長江大橋數量達到43座,長江上平均每隔24.7公里就有一座大橋,見證湖北經濟社會的飛躍,也成為湖北建設交通強國示範區、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的“開路先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胡祎)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