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紅薯成熟上市的季節,走進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七橋村,隨著挖薯機從紅薯壟上開過,一串串誘人的紅薯從沙土中翻滾而出,本村村民正在挖薯機後面給新出土的紅薯去泥、分揀、裝袋準備銷售。連日來,七橋村搶抓晴好天氣,組織附近村民采收紅薯,農田裏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就近務工,工資每天結算,既掙了錢又不耽誤照顧家裏的老人和孩子。”村民周道雲開心地説。
據悉,2022年七橋村共種植紅薯800畝,村集體種植400畝,帶動村民種植400畝,每畝平均産量3000斤,市場價可達0.6元/斤,預計村集體可增加收入40萬元,村民通過務工可增加家庭收入4000元。
七橋村位於子陵鋪鎮東北角,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七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陶澤武通過多方考察,結合本村實際,最終選擇在本村發展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的紅薯産業。
同時,為了將土地價值利用最大化,考慮到春季種植的香椿樹生長週期較慢,且株與株之間有較大間距,不會對紅薯採光和生長産生影響,於是陶澤武決定大膽嘗試林下經濟模式,在香椿樹下套種紅薯。沒想到這一模式收到很好的效果,既提高了土地利用價值,也優化了産業結構,更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為了提高群眾種植紅薯技術,七橋村聯繫荊門佳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多次到田間地頭,現場為村民傳授紅薯種植技術,講授市場前景和優勢。同時,村“兩委”協調50多戶種植戶與公司簽訂訂單合同,在紅薯豐收之時,由公司按協議保底價統一收購,解決了農戶的後顧之憂。
“今年的紅薯産業解決了七橋村百餘人的增收和就業問題,有效帶動了本地勞動力就業增收,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夯實了村集體經濟基礎,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發展。”陶澤武説道。
種植一片紅薯,連結一批農戶,富裕一方百姓。今後,七橋村將繼續立足自身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全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努力讓田地裏結出越來越多豐碩的果實,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産業基礎。(文 周夢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