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突破性發展高端裝備産業
來源:湖北日報  |  2023-02-06 10:42:14

  原標題:湖北省突破性發展高端裝備産業 到2025年産業規模達5500億元

  1月29日,湖北省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會議召開。作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行動綱領,剛剛印發的《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針對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出若干重點任務,包括培育高端裝備産業等五大世界級産業集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近日從省委軍民融合辦獲悉,《湖北省突破性發展高端裝備産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已印發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省高端裝備産業規模持續擴大,綜合實力穩步提升,新興技術深度融合,基礎能力顯著增強,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産業集群,産業規模達到5500億元。

  在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關鍵階段,湖北如何搶抓産業變革機遇,發展壯大高端裝備産業?2月3日,記者對省委軍民融合辦相關負責人進行專訪。

  重點突破四大領域

  “要以《規劃綱要》為引領,統籌發展和安全,瞄準安全、自主、可控,推動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推進建設全國高端裝備創新高地、製造高地、數字化高地,力爭到2030年形成若干具備國內領跑、國際較強競爭力的高端裝備産業細分領域。”省委軍民融合辦相關負責人説。

  “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實現‘政産學研金用’深度融合,實施創新引領工程。”該負責人介紹,全省將圍繞提升高端裝備産業競爭力,對標國際先進水準設定技術指標和參數規格,實施“尖刀”技術攻關工程,每年開展項目攻關10項以上。

  智慧製造裝備領域——

  以武漢都市圈為核心,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為重點,依託華中數控、武重集團等龍頭企業和各類創新平臺,大幅提高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裝備等智慧製造裝備的自主創新能力,打造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策源地。

  綠色智慧船舶領域——

  在武漢、宜昌、黃岡等地建設綠色智慧船舶建造基地,實施氣化電化長江、漢江、清江示範行動,依託中船712所、武漢理工、武昌造船、長航集團、湖北港口集團等龍頭單位和各類創新平臺,重點發展純電動遊船遊艇、集裝箱換電運輸船、LNG動力運輸船,助力船舶産業通江達海,加快建成全國綠色智慧船舶應用先行區。

  航空航天領域——

  以武漢為核心,襄陽、宜昌、孝感、荊門為支撐,依託航天三江、航天科工空間工程公司、航空工業605所、淩雲科技等龍頭單位和各類創新平臺,突出運載火箭、衛星製造及應用、特色航空等航空航天優勢領域,加速構建航空航天産業生態圈。

  高端能源裝備領域——

  以武漢、荊州、宜昌、潛江等地油氣裝備、核能裝備、氫能裝備等高端能源裝備産業鏈優勢為牽引,依託中石化石油機械、中船719所、東方武核等龍頭單位和各類創新平臺,加快前沿技術佈局和産業化應用,提升産業競爭力、全國影響力。

  著力實施四大工程

  “通過創新引領、産業壯大、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四大工程,推動一批創新成果示範應用,培育若干家産值超百億企業,新增1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力爭新增上市企業10家以上。”省委軍民融合辦相關負責人説。

  《方案》提出,全省將在長江、漢江流域重點推動26個産業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時,還要開通湖北至俄羅斯東方港近洋直達航線;支持飛機整機維修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湖北低空空域改革試點工作取得實施性進展;推動形成年産70台火箭發動機和1.5萬噸固體推進劑、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年産20台商業化配套能力;組建武漢星谷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建成中部規模最大、數據最全的通導遙衛星數據應用公共服務平臺;積極爭創油氣裝備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和海上核應急裝備工程研發中心等。

  “鼓勵優質企業構建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我們將引導企業加快推進綠色智慧船舶、綠色環保火箭、新能源飛機、氫能設備等研發,增加綠色低碳産品供給,提高傳統製造業附加價值。”該負責人説。

  《方案》提出,聚焦流域綜合治理,實施綠色智慧船舶船型船體設計建造,開展綠色智慧遊艇示範,佈局完善綠色智慧船舶配套設施,發展綠色智慧航運,實現綠色智慧船舶運力佔比達到50%;啟動商業低軌遙感衛星星座建設項目,打造國家級油氣裝備先進製造業集群,探索工業領域氫能替換應用,建成全國重要的氫能中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楊德義)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