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谷再吹集結號——出發!向著“世界光谷”
來源:湖北日報  |  2023-02-21 09:48:17

  原標題:追光35年, 中國光谷再吹集結號——出發!向著“世界光谷”

追光35年 中國光谷再吹集結號_fororder_01

中國信科集團無線産業園,技術人員在多探頭球面近場檢測實驗室測試通信基站天線産品。

追光35年 中國光谷再吹集結號_fororder_02

銳科鐳射自動化潔凈生産廠房,100多臺耦合設備在生産光纖鐳射器核心部件。

追光35年 中國光谷再吹集結號_fororder_03

銳科鐳射自動化潔凈生産廠房,100多臺耦合設備在生産光纖鐳射器核心部件。

追光35年 中國光谷再吹集結號_fororder_04

2月2日,首屆“光谷企業家日”慶祝大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本版圖片均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奮力吹響闊步邁向世界光谷的集結號!”2月20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擴大)會上提出,今年將制訂世界光谷建設行動計劃,推動世界光谷建設開篇破題。

  這意味著,成立35年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在擦亮“中國光谷”這一金字招牌之後,今年全面啟動建設“世界光谷”。

  1988年,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獲批成立,2001年批准為中國光谷。

  追光35年,中國光谷已建成全球最大光纖光纜研發製造基地、全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産基地、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産業基地和鐳射産業基地之一,在光電子信息産業領域獨樹一幟。

  “有産業基礎,更有戰略機遇。”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省市突破性發展獨樹一幟的光電子信息産業、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等重大發展機遇,在光谷疊加。建設世界級原始創新策源地、培育世界級創新型産業集群、聚集全球頂尖人才隊伍、打造宜居濕地城市樣板……一項項重大使命,都將助力中國光谷加速建設“世界光谷”。

  如今,中國光谷戰略科技力量“成建制集結”,啟動創建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

  瞄準建設世界級原始創新策源地

  “到2022年,光谷初步建立了以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為基石的戰略科技力量矩陣。”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爭創1到2家國家實驗室基地,大科學裝置建成運行2個、開工建設3個、立項實施2個,將新引進1到2個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超前謀劃2個大科學裝置,瞄準建設世界級原始創新策源地。

  2022年,光谷新認定高企1381家、總數突破5200家,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5%,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9.5%,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近1.4萬件、同比增長27.8%;新認定“瞪羚企業”559家、國家級重點“小巨人”1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95家;新認定4家國家級孵化器、3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3家中試平臺掛牌運營,開展10場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70億元……

  2022年,光谷對外發佈“揭榜挂帥”項目69項,涌現出國內首款1.6Tb/s硅光互連晶片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今年,光谷將加快推進光谷科創大走廊、東湖科學城、國家實驗室等重點載體,突出戰略科技力量佈局,高標準建設科學特徵凸顯、創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創活力迸發的世界一流東湖科學城,構建原始創新強大引擎,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

  建設L4級智慧駕駛場景

  培育世界級創新型産業集群

  經歷多年積累,光谷初步形成了“221”産業發展格局——以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兩大支柱産業為龍頭,以數字經濟與新消費深度融合為支撐,以量子信息、空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未來産業為前瞻佈局。

  2022年,光谷産業培育加力提速、全面起勢——鐳射、創新藥、數字經濟、積體電路、新型顯示五大特色産業基地啟動建設,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的武漢光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光谷生物城綜合競爭力升至全國第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來産業加快培育。

  在光谷的傳統優勢領域——光電子信息産業方面,出臺了光電子信息産業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方案,開工建設中國信科高端電子器件和5G移動通信研發生産基地等重點項目,芯動科技總部基地、二進位半導體車載晶片、特納飛存儲控制晶片等一批重點項目簽約落地。

  生命健康産業方面,光谷推動聯影智融全球創新總部、禾元生物産業化基地等項目簽約落地,質子放療研究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藥明康德華中總部基地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産。首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8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數量創歷史新高。

  智慧網聯終端産業的新動能也在加快培育,吸引集度武漢總部項目、蔚能全國總部及動力電池研究院、億緯鋰能儲能總部及研究院、海微科技總部暨研發製造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在光谷聚集。

  數字經濟領域,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質擴容,武漢超算中心建成投用,“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武漢)在全國率先上線,創新發展步履鏗鏘。

  2023年,光谷將突出世界級創新型産業集群培育,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為核心載體,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世界級産業集群。

  光谷提出,加快實施工業經濟提升三年行動,不斷壯大實體經濟。開工建設烽火科技、信科移動等重點項目,續建華星光電、光迅科技等産業項目。聚焦生物醫藥、體外診斷、高端醫療裝備、生命科學工具等重點領域,著力培育打造“鏈主”企業,加快佈局創新藥、基因與細胞療法、植/介入高值生物醫用材料等創新産業板塊。出臺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發展行動方案及專項政策,建設全球領先的L3級智慧網聯示範區,打造光谷科學島全域L4級智慧駕駛場景,加速推動光電子信息和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産業融合發展。

  面向人工智能、腦科學、量子信息、6G、氫能與儲能、元宇宙等前沿科技和産業變革領域,光谷將遴選發佈硬核科技企業榜單,組織硬核科技企業場景對接,打造硬核科技成果展示平臺。

  錨定全國有影響力的産城融合示範區

  建設宜居濕地城市樣板

  2022年一年間,光谷堅持“科、産、人、城”深度融合,以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産城融合示範區為總體目標,推動開展城市體檢、城市設計、城市更新等八項重點工作,加快打造“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光谷。

  城市能級顯著提升。30條市政道路完工,新增停車位2萬個、充電樁3600個,國內首條城市“空軌”全線貫通,武漢東站開通運營,實現武漢都市圈鐵路公交化運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牛山湖榮獲武漢市“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城市安全韌性水準不斷提高。建成全省首家數字經濟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智苑社區共享客廳、黃龍山蚓竅詩社等系列品牌……

  2023年,光谷將繼續著力推進産城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聚焦“兩高地、兩中心、一樣板”功能定位,錨定“山水城、家園城、智慧城”三大目標,對標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加快打造武漢新城核心區。

  一半山水一半城。光谷將統籌治山、理水、營城,佈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産城融合發展的空間單元,打造宜居濕地城市樣板。實施排水清查整改、水質監測和水生態修復等七大行動,確保“九湖二十三渠”長治久清。

  城市建設方面,光谷深入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民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新開工項目100個以上、完成基建投資300億元。優化提升路網體系,建成50公里以上骨幹路網,新開工40個以上次支路項目,打通10余條微循環道路,骨架道路建成率達到80%以上,建成運營地鐵19號線及空軌一期,推動武漢東站和城市融合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魚”型高速軌道廊道格局,打造天河、花湖“雙樞紐”1小時交通圈。

  構建全球引才矩陣

  聚天下英才“與光同行”

  2022年,光谷在推動創新人才聚集上下足功夫:啟動人才發展先行示範區建設,全面實施人才“註冊制”“積分制”等改革,賦予重點企業和創新平臺人才舉薦權,獲批國家首批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園區。成立光谷人才集團,舉辦東湖科學城人才生態建設大會,向全球發佈招賢榜,新引進6名國家級、21名省級高層次人才。

  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本質是人力資本的貢獻。東湖高新區招才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光谷將圍繞打造全球引才矩陣、發揮各類引才機制優勢、舉辦各類引才活動等方面開展招才引智工作,為世界光谷建設夯實“人才智力基礎”。

  千方百計“引智力”。通過試點人才飛地“光谷研究院”、離岸孵化基地、海外引才聯絡站,支持本地企業入駐,鼓勵企業就地吸引使用人才智力資源。

  超前佈局“引未來”。通過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聯繫,加強光谷在高校和大學生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和吸引力,讓更多高校優秀大學生深入光谷、了解光谷。

  竭盡全力“引進來”。依託“以賽引才”政策,擴大“薦才獎”獎勵範圍,鼓勵社會各界為光谷薦才、引才。邀請海內外頭部獵頭機構入駐光谷,為區內企業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真真 李源 通訊員 吳非)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