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資産大腦”聚力綠色動能 湖北省先行先試“碳”新路
來源:湖北日報  |  2023-06-05 09:59:24

  讓天空更藍、自然生態更優,是每一個人的心願。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讓二氧化碳排放權像商品一樣在市場自由買賣。

  碳排放權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碳登”),承擔了全國碳市場的註冊、登記、結算等職能,相當於全國碳市場“碳資産大腦”。從地方起步,走向全國統一,湖北“十年磨一劍”磨出註冊登記系統。

  湖北省《關於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湖北。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中碳登正錨定“全球碳交易註冊登記中心”和“全國碳市場和碳金融中心”,發揮碳金融“虹吸”效應,成為湖北綠色經濟新的增長點。

  助力全國碳市場擴容

  6月1日,在位於光谷金融港的中碳登主數據中心機房內,設備呼呼作響,後臺數據飛快傳輸著。

  每天下午3時碳市場收盤後,中碳登的結算系統便會迎來最緊張繁忙的時刻。通過主、備兩條跨省專線,將每天的交易數據從上海傳輸至湖北,最終由湖北進行日終清結算處理。

  自全國碳市場開市以來,中碳登便高效、穩定護航著每一個清結算日。截至今年6月2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2.35億噸,累計成交額107.91億元,累計清算61510筆,累計清算金額215.83億元。

  眼下,中碳登正穩步推進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週期工作,併為全國碳市場進一步擴容做好準備。

  中碳登副董事長朱國輝介紹,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週期新增300多家電力企業,中碳登已全部完成企業註冊登記工作。“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和民航等7個高耗能行業也將逐步納入市場。

  “企業的數量預計會達到1萬家左右,將超過目前滬深北三個股票交易所所有上市企業的數量,並且按照排放量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標準,基本上都是規上企業,交易量和資金流通量都會是一個天文數字。”朱國輝稱。

  早在建設之初,中碳登便考慮到了滿足擴容後的需求,已具備承接全國碳市場多行業納入的條件。

  據介紹,中碳登已制定全國碳市場重點排放單位賬戶註冊變更、配額登記、資金劃轉和清結算等一系列標準服務規範和業務流程,協助主管部門完成關於登記、結算等規則制定和《全國碳市場百問百答》編制。同時對接省級生態主管部門,支持新疆、內蒙古、福建、江蘇等地開展了10余場能力建設。

  先行先試發揮創新功能

  6月2日,2023年六五環境日武漢市主場活動召開。中碳登向主辦單位捐贈了6.12噸碳配額,用於抵消此次活動所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了“零碳”辦活動。

  這是中碳登不斷發揮創新功能的一個縮影。“除了高標準完成系統建設,中碳登從市場服務、制度建設、對外合作等領域探索全國碳市場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朱國輝稱。

  在制度建設與政策研究方面,中碳登持續推進登記結算管理制度修訂,率先開展碳排放權質押登記研究和相關業務規則的編制上報,並參與名錄管理、未履約企業處置等政策研究工作。

  在對外合作方面,中碳登聯合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清算所等單位發佈多個權威碳指數,為碳資産價值評估提供參考。

  在人才培養方面,2022年7月,中碳登與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合作共建的“雙碳法治研究基地”揭牌,合力打造全國碳市場重要制度研究平臺和法律人才孵化中心。

  湖北低碳産業加速形成

  龍頭舞起,聚勢強鏈。中碳登這個“聚綠盆”吸引資金、技術、綠色金融機構和各種金融要素聚集,助力湖北打造碳金融高地。

  6月1日,走進位於武昌區沙湖畔的中碳登大廈,只見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湖北公司、中碳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等一批雙碳頭部企業已在此落戶。

  “企業奔著龍頭去!”武昌區雙碳招商相關負責人説,自2022年9月以來,緊密對接了150家涉碳企業,其中80多家有入駐意向,第一批11家企業已入駐。

  此外,2022年6月,武漢市雙碳産業暨碳金融研究院落戶武昌並揭牌;“雙碳”産業園已選址武昌東信資本大廈。中碳登還協助武昌區成功申報首批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並主動對接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全力做好武漢碳清算所籌建服務保障。

  武昌區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為抓手,用足用好中碳登大廈對涉碳企業的磁吸效應,形成“1+N”雙碳産業空間佈局,構建環沙湖雙碳産業帶,持續推動産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湖北宏泰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將發揮國家級平台資源集聚優勢,加大力度推進涉碳機構聚集,打造覆蓋全過程、全口徑、全要素的碳市場創新業務鏈條和機構集群。同時依託中碳登、湖北碳交中心和武漢碳普惠三大碳要素機構,構建國家、省、市三級碳市場協同發展的立體網絡,建設具有湖北特色的碳金融生態系統,為湖北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創新高地賦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呂露)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